预约
挂号
联系
我们
就诊
指南
常见
问题
返回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巡回医疗的华西实践:一场持续12年的接力 2025.11.17

“到了甘孜,注意安全。”手机那头传来家人的叮咛,华西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王茂筠副主任医师轻声应答,随即背好行李,快步走向集合的队伍。9月4日,包括王茂筠在内,来自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小儿外科、肝脏外科、心理卫生中心、肾脏内科、神经内科、放射科、肺癌中心的8名骨干医护技人员,启程前往甘孜藏族自治州开展为期四周的巡回医疗工作。

from clipboard

从2013年开始,我院连续12年派出骨干组成国家巡回医疗队,奔赴甘孜、阿坝、凉山三州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开展送医送药、义诊科普、带教查房等工作,不仅让当地百姓足不出户享受到华西优质医疗服务,也着力为当地培养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12年接力,累计100人参与——华西人不仅在雪域高原、在草原牧区、在峡谷山寨留下了脚印,也用实际行动让“健康中国”的愿景在西南大地上留下了生动的注脚。

千里送医:精准匹配帮到“实处”

9月8日,在甘孜州人民医院PICU病房里,监护仪的滴答声格外清晰。王茂筠副主任医师站在床旁,紧盯着那名被紧急收入院的初中生——高热、呼吸急促、血氧波动不稳。她与当地医护团队反复研判病情,逐项调整呼吸支持与治疗方案,并为基层医生讲解每一个指标变化背后的意义。

from clipboard

经过几天的持续救治与密切观察后,孩子的病情逐步趋稳,终于达到了安全转运的标准。随后,王茂筠协助当地团队制定转运预案,最终将孩子平安送往成都接受进一步治疗。

在为期四周的巡回医疗中,8名队员在各自的专业领域中“发光发热”:在道孚县人民医院,面对一例桡骨骨折患者,小儿外科江君副主任医师现场示范手法复位并逐步讲解,既为患者解决病痛,又传授技术;在炉霍县人民医院的会诊室里,王茂筠、心理卫生中心孟雅婧、肾脏内科王杉杉、神经内科黎彦博四位医师围绕一位疑难患者展开深入讨论,结合各自专长提出诊治意见。

from clipboard

送医送药——是巡回医疗给当地百姓带去的最直接的“实惠”。药品发放现场总是最热闹的,群众排成长队,手里紧握着处方和病历本,满眼期待。专家们将药品交到患者手中,还会详细讲解用药剂量、方法与注意事项,确保药物真正被“用好”。

from clipboard

看似简单的送药,背后是一次精准的“配送”。出发前,在四川省卫生健康委与当地卫健委的协调下,华西医院都会与受援医院提前进行需求对接,根据巡回医疗目的地的常见病谱、季节性疾病分布以及各学科医生的专业结构,制定详尽的药品清单,做到“带得对,用得准”。这些药品涵盖慢性病、急救用药、抗感染及儿科常用药等多个类别,既符合基层诊疗需求,又能补齐当地医疗短板。

不仅如此,12年来,每年在巡回医疗队出发前,我院也会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当年的整体规划及当地就医需求,综合评估当地的医疗短板与重点帮扶方向,在明确需求后遴选骨干医师,充分做到医护技协同,确保每一次巡回医疗都“有针对、有重点、有成果”。

义诊科普:高原上的温情守护

除了医院,广场、乡镇、敬老院……也留下了巡回医疗队队员们忙碌的身影。

在甘孜州人民医院附近的广场,得知有华西的专家来义诊,早早就围满了四面八方赶来的群众;在道孚县中藏医院虽然只停留一天,医疗队也见缝插针地安排了义诊,希望用有限的时间为更多的当地群众排忧解难。

from clipboard

在炉霍县,除了在县医院开展集中义诊外,医疗队还走进了县中心敬老院,为那里的老人义诊。74岁老人耳吉登巴因饱受多种疾病困扰长期卧床,小儿外科江君副主任医师和全科医学中心张倩护师仔细为老人检查褥疮和肌肉萎缩情况后,提出康复建议并赠送了药品。老人家紧紧握住他们的手不愿松开。

心理卫生中心孟雅婧副主任医师在义诊活动中意外遇到了一对母女。母亲因婚姻破裂与丧子之痛患上双相情感障碍和严重睡眠障碍,情绪时常失控,加之父亲长期缺位,17岁的女儿变得敏感、自卑、胆怯,甚至出现了自残倾向。

孟雅婧为母女俩单独做了家庭心理辅导,指导她们在矛盾升级时如何冷静回避、重建沟通方式;同时还为女孩制定了初步的心理干预建议:通过药物辅助与长期心理咨询帮助她逐步走出困境。“她说她想努力学习、改变自己的人生。”孟雅婧回忆道,当她最后听到女孩这句话时,觉得一切都值了。

from clipboard

让医疗队队员们印象深刻的,还有在海拔3500米的甘孜县扎科乡开展的义诊。队员们驱车两个多小时赶到义诊的地方,从各个村落赶来的群众就已排起了长长的队伍……那一刻,照片定格下的长队,不仅是一种等待,更是一种信任。

义诊,是巡回医疗中覆盖面最广、受益人群最多的形式。简陋的诊室、拥挤的走廊、临时搭建的帐篷……都曾是问诊的现场。12年来,华西医院国家巡回医疗队以固定门诊与流动义诊相结合的方式,累计完成46场大型义诊共计2.2万余人次的接诊工作,将优质诊疗服务延伸至当地人民群众的“家门口”。

授人以渔:培养“带不走的医疗队”

在开展巡回医疗的过程中,教学培训也是其中的重要一环。对巡回医疗队而言,既要广覆盖,更要注重可持续,不仅要救治病患,更要着力于培养和提升当地医务人员的能力。

在甘孜县人民医院、道孚县人民医院、炉霍县人民医院,巡回医疗队分别组织了面向全县以及全院的学术讲座。从急危重症救治到外科操作规范,从心理健康到护理要点……8位队员从各自专业领域出发,为当地医务人员带去一场高密度、全覆盖的学习盛宴。

from clipboard

除了上“大课”,在临床一线更具针对性和实操性的“小课”也不少。

小儿外科江君副主任医师在甘孜州人民医院讲授儿童骨折治疗原则,并在全科讨论中引导大家分析病例;肝脏外科李嘉鑫副主任医师围绕肝特异性对比剂增强扫描、肝脏占位性疾病与胆道疾病的诊疗要点进行系统讲解,帮助当地外科团队将“凭经验判断”转变为“依据影像与风险评估的规范化诊疗”;呼吸与危重症学科王茂筠副主任医师聚焦肺血栓栓塞的诊断与治疗,深入解析临床要点,帮助当地医生对这一高危疾病的处理有了更清晰的思路;护理团队张倩护师深入病房,开展护理急救培训,现场指导压力性损伤的分期与管理……教学不只停留在课堂,而是渗透到诊室、病房的每一个细节。

from clipboard     from clipboard

“有时候拍出来的CT图像,总觉得有些模糊,看得不踏实,下诊断就有顾虑。”巡回医疗队抵达炉霍县人民医院时,炉霍县人民医院放射科主任蒲洪林表达困惑,巡回医疗队队员、放射科谭佳主管技师便着手了解影像设备的运行状况。几天的带教下来,她发现,设备虽有些老旧,但性能尚可;“图像模糊”真正的症结在于序列设置不规范、图像质控意识薄弱。于是,她带领当地技师重新梳理操作流程——从患者扫描前的准备、图像质控的要点,到 CT、MR、DR 等各类设备的参数调整。

“谭老师教了我们很多以往忽视的规范,也帮我们优化了扫描参数,现在图像质量明显提升。”蒲洪林给巡回医疗队竖起了大拇指。

from clipboard

在巡回医疗工作中,队员们并不只是“示范一台手术”“带教一次查房”“调整一次参数”,而是与当地医生一起分析患者病情、讨论治疗方案。当遇到疑难危重病例时,巡回医疗队带领当地医务人员迅速组成临时多学科会诊团队,不同专科的医生共同研判,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精准化的诊疗方案。

12年来,巡回医疗队累计开展专题讲座120场、教学查房7386人次、疑难病例会诊108例。华西“多学科联合会诊”的理念及模式逐渐在基层扎根;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正在茁壮成长,他们将成为守护群众健康最坚实的力量。

当巡回医疗队踏上归途时,帮扶的故事并未就此画上句号。在线进行多学科会诊、远程提供技术指导等多种形式的常态化工作,仍在持续……

以甘孜州人民医院为例,这所当地的龙头医院在华西长期帮扶下,逐步构建了稳定的住培体系。2024 年,该院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首考通过率达到 84.62%,创历史新高;十余位年轻医生能够独立完成半肝以上复杂包虫病手术,让州内患者免除了奔波之苦。


2025年的巡回医疗虽已落幕,但新的征程已经在筹备中。

出发时,罗凤鸣院长为队员们寄语:“巡回医疗不仅是一次短期任务,更是一种长期责任。你们代表的不只是个人,而是华西的专业与担当。”

归来时,队员们用行动践行了华西最坚定的誓言:守护健康,服务人民。12年来,华西人用脚步丈量健康的半径。未来,这样的脚步,还将继续前行。

作者:王逸伦 李谦 李念 钟彦 编辑:袁婧 刘欢 来源:医务部
基本信息填写
您的姓名:
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
问题类型:

select…

  • 内容无法访问
  • 信息不更新
  • 内容不准确
  • 错别字
  • 图片不准确
  • 其他
问题页面网址:
问题描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