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约
挂号
联系
我们
就诊
指南
常见
问题
返回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以评促建,华西临床医学院交出本科教育高质量答卷 ——全院协同迎接教育部审核评估工作纪实 2025.11.12

2025年10月至11月,四川大学接受教育部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华西临床医学院并肩迎考。面对审核评估这项关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资源条件、培养过程和教学成效的系统工程,学院坚持以科学顶层设计引领全局,确保各项工作协同推进、高效落地。2024年,学院成立工作专班;2025年春季学期,开展“一流本科教育教学大讨论”预热升温;2025年秋季学期全面准备、正式迎评。全院上下同心同向,形成以评估驱动改革、以改革提升质量的奋进主线。

一、系统谋划,下好迎评促建“一盘棋”

2024年5月底,学院成立了由党委书记和院长担任双组长的评建工作领导小组,并将审核评估列为年度重点工作,指定教务部为牵头筹备部门,组织学生工作部、人力资源部等12个关键职能部门形成工作专班,制定详尽的《迎评工作方案》。这份“作战图”明确了各阶段的时间节点,将任务层层分解,确立了清晰的责任链,形成了学院统筹、部门联动、学系落实的工作格局。

“评估是全院的事,是每一位华西人的责任。”这一共识从动员伊始便深植人心。教务部牵头组织召开全院迎评动员大会、系列专题培训会、月度教学口例会,将评估精神与要求精准传导至每一位师生。为营造浓厚氛围,学院编制了《审核评估应知应会手册》,并组织多轮模拟访谈与材料预审,使迎评准备成为一场全员参与的大学习、大练兵。

2025年春季学期,一场 “一流本科教育教学发展大讨论”的思想碰撞在全院掀起热潮。学院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为驱动,聚焦基层教学组织建设与教风学风建设、数智时代AI赋能本科教育创新、“五育并举”育人体系构建、人才培养方案优化重构、专业结构动态调整与大类招生培养模式改革、实践教学体系完善等六大核心议题,引导师生将焦点从“被动接受检查”转向“主动深化改革”。

from clipboard

大讨论期间,全院共组织37场次深入讨论,累计参与教师2000余人次、学生8000余人次。学院网站专门开设宣传专栏,发布专题海报及新闻报道36篇,8次获学校官网重点宣传。这场大讨论,成功地将迎评从一项任务,升华为全院师生共同谋划发展的思想盛宴。

二、协同发力,打好质量提升“组合拳”

教务部将“大讨论”凝聚的共识,迅速转化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务实举措,聚焦“四风”建设,打出了一套环环相扣的“组合拳”。

严管风:筑牢教学质量底线

学院优化“学院-学系-教研室”三级基层教学组织架构,明确学系/教研室负责人职责。搭建“课前备课审查-课中质量监测-课后效果评估”全周期课程管理闭环。构建“智能信息化短信提醒+专人督导一对一提醒+教室课前巡查补位”的授课提醒保障机制,筑牢本科教学纪律底线。依托三级教学督导队伍,形成“专业课程纵向贯通、部门协同横向联动”的管理网络,通过教务、学工、督导多维联动,持续提升本科教学质量。“严管-厚爱-赋能”的教学管理模式面向全校推广,为审核评估提供实践范本。

from clipboard

强教风:点亮每一颗教学之星

学院创新设立“教学星光榜”动态评选机制,以同行评教为核心指标,每周遴选教学典范,春季学期共有140名一线教师荣登榜单,让优秀的教学表现被看见、被认可;同步打造“规范筑基-技能提升-创新突破”的教师能力培养路径,全年开展多场医学教师职业生涯发展培训、教学竞赛,形成了“即时反馈、标杆引领、全员对标”的教师发展新生态。

from clipboard

促学风:护航每一段成才之路

学院建立“标兵引领-先进示范”的学风建设机制,评选1个标兵班级、6个先进班级。实施“学霸领航计划”,开展重难点解析与学习方法共享。推出“学霸养成记”学习打卡挑战16期,覆盖学生千余人次。配套“心晴树洞”等线上专栏与“心灵电影梦工厂”线下活动,构建学业压力疏导体系。依托2122份职业生涯测评,开展“杏林生涯坊”专家咨询13期。2025届本科毕业生深造率达65.39%,创历史新高。春季学期1-7周平均到课率达98.56%,这些数字背后,是日渐浓厚的学风和坚实的成长护航。

from clipboard

智教风:拥抱数智融合新范式

学院积极拥抱教育数字化趋势,部署算力平台搭载海量病例数据库,开发电子病历分析、影像识别等实践模块。有计划、有组织地孵化了11门基于知识图谱的校级AI课程。内科学系的智能交互式教材、外科学系的虚拟仿真技术、医学影像学的AI图像处理、临床技能中心24小时在线答疑和学习互动的AI Agent智能学伴等已成为教学新常态,推动形成“数智融合、自主交互”的教学新范式。

三、团结奋进,共书医学教育“新篇章”

2025年秋季学期,迎评工作进入最后冲刺阶段,学院接连召开迎评资料准备工作布置会、学系/教研室主任专项培训会、全面迎接审核评估工作部署会等,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任务,动员全院上下以最佳状态投入准备工作。

全院师生、各学系负责人、教研室负责人、教学主任、教学督导专家、课程负责人、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教师、授课教师、实践教学专职教学岗、教学秘书等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围绕培养方案、课程试卷、毕业论文、实践教学等过程性教学材料开展多轮次交叉核验,对资料调阅、听课看课、访谈座谈等关键环节进行反复演练、精益求精。

这次全院参与的自我检阅,推动各教学岗位深入思考本科教学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做得怎么样”“如何做得更好”,真正将持续改进的理念落到实处,为华西医学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治理能力实现新跃升。学院全面构建“数据驱动决策、过程闭环管理、部门协同联动”的现代教学治理体系,教学管理的精细化与科学化水平显著提升,质量监测与改进机制持续完善。

师资队伍迸发新活力。以“教学星光榜”为代表的荣誉激励机制,结合系统化、分层分类的教师发展体系,极大激发了广大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投身教学、钻研教学、创新教学的内生动力。

育人质量达到新高度。迎评促建最直接的成果,最终体现在人才培养质量的显著提升上。2025年,学院学生在国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水平测试医学临床基本技能考试通过率达98.39%,在医学基本知识考试中27位学生分数高于全国99.00%,充分彰显了扎实的知识根基。近三年,本科生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高水平论文336篇,获授权专利58件,在“互联网+”“挑战杯”等顶级创新创业赛事中荣获国家级金奖多项。毕业生深造率与就业质量持续稳步提升,社会及用人单位满意度高,充分证明了“华西医学”人才培养的过硬质量与卓越品牌。

这不仅是一次评估,更是一次凝聚共识、深化改革、迈向一流的战略机遇。置身于学院谋划新篇、整体迈向世界一流的历史节点。在这场对标国家标准的全面“体检”中,学院将持续巩固和深化评建成果,将‘以评促建’的精神内核持续融入日常工作中,加快具有培养职业素养力、临床胜任力、科研创新力和国际竞争力兼备的卓越医学人才,为实现建设“最好的医科”和“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而不懈奋斗!

编辑:刘榴 刘欢 来源:教务部
基本信息填写
您的姓名:
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
问题类型:

select…

  • 内容无法访问
  • 信息不更新
  • 内容不准确
  • 错别字
  • 图片不准确
  • 其他
问题页面网址:
问题描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