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约
挂号
联系
我们
就诊
指南
常见
问题
返回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连接·共享·担当: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一带一路”医疗合作纪实 2025.11.17

今年4月,一场国际远程会诊将中国成都与印尼雅加达连接在了一起。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多个科室的专家们通过远程连线,为印尼力宝医院的两位复杂病例患者提供了精准诊疗方案。

这只是我院2025年推动“一带一路”医疗合作的一个缩影。从举办高水平的国际会议到人才交流互访,从医疗技术国际培训到跨国远程医疗协作,华西医院正以系统性、多层次、立体化的合作路径,推动医疗国际化、管理国际化,在国际合作交流中发出“华西声音”、输出“中国方案”,在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中写下务实担当。

国际会议“多点开花” 扩大朋友圈

今年7月,我院举办首届“一带一路”院长论坛,来自意大利、西班牙、新加坡、土耳其、泰国、尼泊尔、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的医院管理者和专家学者齐聚成都,共同探讨医院高质量发展与创新实践。

from clipboard

论坛现场,我院与泰国、印尼、尼泊尔四家机构签署合作备忘录,覆盖人员交流、远程会诊、联合科研等领域,标志着合作从“对话”走向“共建”。

华西精准医学国际学术论坛、华西国际罕见病学术论坛、华西国际骨科论坛、华西康复国际学术论坛、华西国际护理学术大会、华西围术期医学国际学术周、华西护理国际学术大会、西部国际近视防控与视觉健康论坛……多学科、多领域的国际会议,帮助医院织密了连接各方的合作网络。

与此同时,无论是医护人员,还是管理人员,都在积极“走出去”,在大大小小的国际会议中发出“华西声音”。今年9月,第21届国际食管疾病大会(ISDE 2025)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举行,胸外科团队、肿瘤中心团队参会,通过大会主持、主题报告、口头发言、壁报交流等多形式展示华西探索与经验;5月,在中国香港举行的第九届国际感染国际会议上,我院团队分享感染感控领域的研究成果,其中一项口头汇报还获大会“最佳口头汇报奖”。


人才培训“你来我往” 织密合作网络

阳春三月,第三届“一带一路”国家肝脏微创技术培训班在成都如期开班。来自匈牙利、马来西亚、泰国、埃及、智利等8个国家的20位肝胆胰外科医生,在华西进行了三周的交流学习。不仅学员来自五湖四海,授课的老师也囊括了国内外肝胆胰外科领域的知名专家。

from clipboard

这一品牌项目三年来已为22国培训了76名医疗骨干,不仅助力埃及、匈牙利等国成功开展首例荧光腹腔镜肝切除手术,更催生了跨国多中心临床研究合作。“感谢华西医院搭建的平台,与来自全球的知名专家进行交流学习。”马来西亚Lee Yeong Sing医生如此表示。埃及亚历山大大学医学部肝胆胰外科主任Ahemd Elgendi教授三年三次来到华西:“得益于肝脏微创技术培训项目,埃及的肝脏微创手术率有了明显的提高。” 来自智利圣地亚哥天主教大学肝胆胰外科主任Eduardo Fawaz教授经历3次转机、38个小时的飞行才到达成都:“除了将微创技术运用到原发性肝癌的治疗上,我也希望以此为开端,扩大智利与以华西医院为代表的中国医疗机构在其他医学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这样的国际培训项目在华西比比皆是。

盛夏八月,来自埃塞俄比亚、俄罗斯、柬埔寨、墨西哥等26国的97名医疗卫生管理者齐聚华西,参加由商务部及国家卫健委国际司支持的援外医疗专题研修。围绕医学影像设备管理、医药监管与产业发展等议题展开讨论交流,中国经验通过这个平台,得以与“一带一路”伙伴们分享。

“一带一路”前列腺微创新技术培训班、“一带一路”泌尿系统结石负压清石培训班……手术演示教学、模拟培训实操、学术讲座等,展示了我院前沿手术技术和管理经验,受到了学员们的一致认可。

与此同时,一场“走出去”的培训正在非洲大陆落地生根。今年5月,我院放射科携手泛非医学影像联盟,将“华西放射·一带一路影像专病培训”的课堂直接搬到了赞比亚首都卢萨卡。培训聚焦传染病、心血管病及地方性锰中毒的影像诊断,为赞比亚量身定制课程,旨在将规范的诊断技术留在当地,惠及当地民众。

我院两批干部也先后前往新加坡、德国,聚焦医学教育创新和未来医院建设,与当地医学院校、医疗机构展开深度交流和探讨。

今年6月,在我院主办的“精准医学与数字医疗圆桌会议”上,还对外发布了面向“一带一路”国家的八个临床培训项目,涵盖肝脏微创、胸腔镜手术等前沿领域,为后续技术输出铺设道路。

医疗交流“软硬结合” 构建多国协作新机制

远程医疗协作已成为我院“一带一路”合作的重要内容。 今年4月,我院与印尼力宝医院首次开展国际远程会诊,围绕一例心脏病患者、一例呼吸疾病患者,集结院内10个科室的13名专家开展多学科讨论。基于此次高效协作,双方在三个月内迅速推进并签署合作备忘录,为建立长期协同机制奠定基础。

from clipboard

被国际同行认可的不仅是华西多学科协作的软实力,也有高端技术的“硬实力”。应土耳其两家高级专科医院邀请,我院心脏内科冯沅教授、赵振刚副教授于四月赴土耳其开展经导管肺动脉瓣置换术(TPVR)国际带教,指导当地团队运用中国原创器械VenusP-Valve成功完成4例高难度手术,再次推动了中国瓣膜介入技术与高端医疗装备的国际化进程。

from clipboard

机制化平台建设正成为拓展“一带一路”医疗合作的关键路径。今年8月,由我院与泛非放射学和影像学大会共同发起的“中非医院联盟联合医学影像工作组”正式成立。该工作组依托中非医院联盟,成员国包括泛非大陆联盟肯尼亚、赞比亚、摩洛哥等42个国家以及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10余个中亚地区国家,标志着我院在推动区域医学影像标准化与协作方面迈出关键一步。

from clipboard

教育合作 为国际交流注入新动力

教材共建是夯实“一带一路”医学教育合作的基石。在今年“一带一路”院长论坛上,我院携手人民卫生出版社及泰国、土耳其、意大利、尼泊尔等国家的合作伙伴,共同启动了“一带一路”英文医学教材建设工程。该项目将优先编写13门临床医学核心课程,并广泛吸纳“一带一路”国家医学院校的专家智慧,确保教材内容契合区域实际。同时,项目还将配套建设跨国临床案例库,为沿线医学教育提供丰富的实践资源。

from clipboard

青年交流也为未来医学教育合作注入了活力。今年6月,2025年华西临床医学院国际交流营再次举办,俄罗斯、土耳其、意大利、新加坡等“一带一路”沿线11国高校的34名学子参加,在参与国家、合作院校和海外学生数量方面均创历史新高。中外医学生共同参与临床技能竞赛、模拟国际学术会议,开展文化参访、临床见习……连续举办十三届的华西临床医学院国际交流营已成为国际青年交流的一张名片。


今年,学院、医院明确将国际合作战略纳入“六大战略”,要求医疗国际化、管理国际化两手都要抓,从科室到学院、医院,持续推进项目落地、成果产出。

我院也将持续深化与现有“一带一路”国家院校机构的合作关系,积极拓展新的国际合作网络,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和务实的行动,为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 “华西智慧”和“中国方案”。

作者:毛模禹 编辑:袁婧 刘欢 来源:国合办
基本信息填写
您的姓名:
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
问题类型:

select…

  • 内容无法访问
  • 信息不更新
  • 内容不准确
  • 错别字
  • 图片不准确
  • 其他
问题页面网址:
问题描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