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
员工/学生
En
首页
医院/科室概况
医院简介
职能部门
科室导航
历/现任领导
患者服务
预约挂号
门诊就医指南
特色医疗技术
出/入院服务
交通路线
院区分布
特需医疗
医保服务
常见问题
健康科普
特色医疗模式
医学教育
本科教育
研究生教育
华西护理学院
毕业后教育
医学模拟中心
医学技术学院
科学研究
科技部
学科建设部
临床研究管理部
科研实验室管理部
专家介绍
新闻中心
学术新闻
医疗新闻
综合新闻
教学新闻
专题专栏
百年华西
华西院史馆
百年华西
终身教授
学科树
华西人物
华西校友
华西医联体
华西产业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预约挂号
就诊指南
院区导航
公示公告
公告
招标
招生
招聘
信息公开
肺癌中心
胃癌中心
结直肠肿瘤中心
胰腺炎中心
肝移植中心
乳腺疾病中心
创伤医学中心
儿童医学中心
神经疾病中心
特色医疗技术
查看更多
——单向式胸腔镜肺叶切除术
——不开胸(TAVI)治疗老年主动脉瓣狭窄和主动脉瓣反流
——TAVI治疗老年主动脉瓣反流及主动脉瓣狭窄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
——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专家团队
综合新闻
查看更多
2025.11.06
我院举行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2025年第九次(扩大)学习会议
2025.11.03
我院举行第九届华西创新日大会 华创奖现场揭晓
2025.11.03
2025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管理大会举行 患者陪诊、医疗文书两大智能体应用现场发布
2025.11.01
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曾益新一行来院调研科技创新工作
2025.10.28
院党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 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医疗新闻
查看更多
04
/ 28
不开刀,穿刺就能精准“揪出”肺小结节?刘伦旭教授团队国际首创经皮穿刺肺结节球形切除术并完成首个临床应用研究
11
/ 07
3岁患儿命悬一线 我院多学科团队奋战10小时打赢高难度肝移植“生死战”
11
/ 05
四川省首例!华西医院成功开展小梁网微支架植入术
10
/ 29
102岁老人髋部骨折是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根治?看老年-创伤多学科团队如何“作答”
10
/ 20
我院骨科刘浩教授团队打破高龄禁区 85岁患者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后重获“新生”
09
/ 30
肿瘤大如榴莲 胰腺外科联合肾移植中心成功完成一例十二指肠巨大肿瘤切除术
09
/ 22
我院疼痛科完成院内首例长时程脊髓电刺激穿刺电极植入术
09
/ 17
乳腺癌+肺癌?我院多学科团队用一个“切口”一次搞定两种癌症!
教学新闻
查看更多
2025.11.05
我院学子在第十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再创佳绩
10月31日至11月3日,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中国社科院、中国工程院、全国学联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南京大学、共青团南京省委承办的第十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在南京大学举行。我院学生团队表现优异,获得主体赛一等奖2项,“人工智能+”专项赛特等奖1项,“揭榜挂帅”专项赛二等奖1项。本届“挑战杯”共吸引来自2700多所学校的40余万件作品、300余万名大学生参赛,首次举办“人工智能+”专项赛,创新举办“揭榜挂帅”擂台赛。参赛赛道:主体赛项目名称:肺常智慧-肺部疾病多模态融合诊断与决策支持系统研究与应用指导教师:王成弟、李杨、王艳负责人:刘星廷(2023级内科学(呼吸)学术型硕士)团队成员:杨柳⻘、王雪、⾕宇、卓钰昕、冯家鸣、陈超林、崔嘉琪项目简介:肺部疾病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精准诊断难、精准治疗难。项目基于高质量专科智能化数据库,组建医工交叉团队进行科技攻关,创新三大核心技术,研发多模态融合诊断及决策支持系统,实现肺部疾病精准鉴别诊断,并自动输出个性化的决策方案,赋能重大疾病精准诊疗同质化。参赛赛道:主体赛项目名称:“声-酶”纳米反应器修复感染性骨缺损指导教师:周宗科、王端、闵理负责人:李硕元(2020级临床八年制研究生)团队成员:王文旗、樊思岐、杨凌霄、杨子嫣、谢诗彤、谢宇翔、傅炜棋项目简介:破解感染性骨缺损治疗的临床难点,项目提出开发超声激活的纳米酶反应涂层赋予植入体抗菌性能,实现“快速控感染-免疫调控-骨组织修复”的时序性治疗。项目搭建集材料设计、体外细胞与生物膜模型、多组学与机理解析、大动物缺损修复的一体化验证体系,为感染性骨缺损提供新的系统性解决方案。参赛赛道:“人工智能+”专项赛项目名称:智镜识胃——AI赋能胃癌早筛智能诊疗系统指导教师:陈亿、刘博、陈海洋负责人:杜强(2024级外科学(普外胃肠)专业型博士)团队成员:仇彬旭、高远、赵云骁、易笑涵、熊诗语、曹瞻、李佳泽、李子晨、林伽宁项目简介:项目由本硕博梯队多学科团队研发,创新融合SAM医学图像大模型与医学分割技术,实现胃镜图像的病灶识别与勾画。具备即插即用、多态分析,适配基层设备,辅助医生快速定位病灶并输出诊疗参考。项目通过“技术下沉+公益科普”模式,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延伸,助力胃癌早筛早治。参赛赛道:“揭榜挂帅”专题赛项目名称:基于人工智能的角膜塑形镜应用与近视防控技术攻关指导教师:唐昂藏、仁千格麦、郭九麟负责人:赵雨暄(2023级眼视光学学术型硕士)团队成员:文可、黄铭静、陆晴、王开元、姚嘉欣、吴达文、胡馨文、麦日根巴图项目简介:项目通过人工智能(AI)辅助角膜塑形镜验配与近视控制效果预测。团队基于我院临床病例数据,采用集成学习算法(Stacking模型)对镜片参数进行预测与验证。该研究为角膜塑形镜个性化验配与近视防控提供了新的技术路径与理论依据,推动了其在临床真实验配环境中的应用。
2025.11.04
我院学子在第八届“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学生跨文化能力大赛(四川赛区)决赛斩获佳绩
11月2日,第八届“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学生跨文化能力大赛(四川赛区)在四川师范大学成龙校区落幕。全省12支代表队同台竞技,我院2024级临床医学专业何宇峥、杨筹稀以及2023级生物工程专业王浩颖代表四川大学参赛,最终凭借优异表现荣获一等奖,并将代表四川省参加12月中旬举行的全国总决赛。大赛以“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为宗旨,重点考察大学生在多元文化环境中的分析与跨文化沟通能力。比赛设有知识问答、情境述评和中国故事讲述三个环节。三位选手以《红岩精神》为题参赛,聚焦红色文化的核心价值——在逆境中坚守信仰与坚韧不拔,通过中德跨文化视角展现了“尊重与记忆”如何跨越时空界限,为红色文化的创新性表达与跨文化教学提供了有益探索。
2025.10.31
“医技护理英语能力提升系列计划”之“精准突破·英语口语专项提升”活动举行
2025年10月25日,我院“医技护理英语能力提升计划”之“精准突破·英语口语专项提升”活动在江安校区综合楼C座105教室举行。活动聚焦医学技术与护理专业学生关于英语口语学习需求,旨在提升其专业英语口语能力与医疗英语知识,特邀新东方讲师郭晋妤,从技能实用性、医疗英语词汇、口语练习三个维度,为同学们带来一场内容丰富、趣味横生的学术分享。郭晋妤老师首先结合自身经历,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学好英语口语的重要性。随后,她详细剖析例句构成,传授语言组织方法,并结合自己的经验,给出实用建议,鼓励大家进行口语尝试。现场气氛热烈,大家纷纷表示收获颇丰,不仅积累了医疗英语词汇,还掌握了将口语交际难题化繁为简的技巧,对未来英语口语学习充满信心。医学院始终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卓越医学人才。“医技护理英语能力提升计划”,是学院推动学风建设、服务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举措之一,未来将推出更多优质活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保驾护航。
2025.10.31
我院学子在学校多项运动比赛中斩获佳绩
10月25-26日,四川大学校运会“四大赛”在江安校区体育馆举行,我院学子凭借精彩表现在太极拳、健美操、体育舞蹈和瑜伽四大项目中斩获“一冠三亚”的好成绩,用汗水与激情在校运会中展示了华西学子的风采。在学生太极拳比赛中,医学院20名队员身着统一的白色太极服,在罗丽君老师的带领下,用每一个招式展现太极拳的柔美和刚毅,最终获得冠军。在学生健美操比赛中,伴随着动感的音乐,队员们用整齐划一的动作、富有创意的队形变换,完美展现了健美操运动的力与美。最终,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在体育舞蹈比赛中,28个学院的代表队轮番登场。我院代表队凭借出色的表现,以9.03分的高分获得第二名。在学生瑜伽比赛中,我院代表队将力与美完美融合,以整齐划一的动作、柔韧稳健的身姿和宁静专注的神情,淋漓尽致地展现了瑜伽的独特魅力,凭借出色表现,最终荣获第二名(亚军)的优异成绩。从太极拳的刚柔并济,到健美操的青春活力;从体育舞蹈的优雅默契,到瑜伽的身心合一,华西学子在四大赛事中的卓越表现,充分展现了学院素质教育的丰硕成果。近年来,医学院始终坚持"五育并举"的育人理念,将体育教育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组织学生参与各类体育赛事,既锻炼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又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坚韧意志品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学术新闻
查看更多
我院多学科团队在the BMJ发布中国大规模队列研究成果 提出价值驱动的系统性解决方案
2025.10.30
我院麻醉手术中心团队在Journal of Neuroinflammation上发表研究论文 揭示星形胶质细胞源性NFIA蛋白富集的细胞外囊泡介导肥胖相关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发展
2025.11.03
健康科普
查看更多
2025.10.22
为啥别人从从容容游刃有余,你只能匆匆忙忙连滚带爬还爬不动…
2025.10.14
常喝咖啡的人才喝了半杯就突然心慌,这是老了还是心脏扯拐了?
2025.10.10
还没有当过先进发过言,年轻的我已经桥本氏甲状腺炎了……
2025.09.22
医生!智能手表预警说我心脏有问题,我好慌…咋个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