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八年制是四川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的突破口和示范区,用科学发展观创新八年制培养模式,我院按照学校“特色、示范、一流”的培养理念,充分利用综合性大学的学科优势,以能力为导向、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精心设计实施了“八年一贯制和部分整合模块课程”方案,力争通过八年制彰显出华西特色、川大烙印。
同国内其他首次试办八年制的兄弟院校一样,我院在八年制的教学管理特别是后期管理过程当中,也遇到了不少的困难和问题,主要包括:
第一,国家尚没有出台正式文件界定八年制的授位标准,这为课程的整体设计,特别是后期实习和科研训练的安排带来较大困难。
第二,在组织管理上,八年制定位于“本科教育”,其后期管理既不同于一般的本科教育,又难以完全划归到毕业后教育中,这对学校和学院两个层面的管理都提出新的挑战。
第三,关于八年制学生本科学位、学历证明,以及能否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等新问题,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切身利益,需要慎重地论证处理。
我院本着为学生负责、为家长负责、为社会负责的态度,按照医学人才培养的特殊规律,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契机,想办法、拓思路,以问题为基础积极开展各项工作。
首先,学院就上述问题调研了国内试办八年制的八所兄弟院校,特别是已经有毕业生的北京协和医学院和北大医学部,了解他们的做法,结合本省本校的实际,思考问题解决的最佳途径。
其次,在组织架构上,学院层面明确了教务部作为八年制始终的教务管理负责部门,并专门设立长学制教学管理岗,主动学习了解研究生教育中各个环节的管理细节,制定工作预案,为后期管理打下基础。学校层面上也形成了分管校领导指导、教务处牵头、研究生院、学工部、医学管理处等多个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的协调工作机制。
再次,按照学校、学院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总体安排,学院及时查找问题,把最重要急需解决的问题及时提交学校。校领导给予高度重视,3月16日,李虹常务副校长主持、魏于全副校长、步宏副校长、学校有关部处、有关学院负责人参加的八年制学位授予标准和管理的专题研究会,3月23日,李虹常务副校长和步宏副校长再次召集相关部处、学院专题研究八年制后期管理问题,有力地促进了八年制后期教育。
为进一步了解学生的想法和问题,学院教务部、学工部于4月1日和4月3日分别在2005、2004临床医学八年制召开专业思想调研及交流会,通报了关于后期教学安排和管理的最新进展,回答了提问,与同学们做了充分的交流和沟通,也收集到了大量很好的反馈意见,用于指导管理决策。#p#分页标题#e#
最终,我院按照八年制人才培养目标中“临床医生,并具有栋梁型和领导型人才素质和发展潜力”这一定位,起草了《四川大学八年制高等医学教育基本培养要求及授予博士学位试行办法》、《四川大学八年制医学生临床能力基本要求》,正在广泛征求师生、专家、学校职能部处、卫生主管部门的意见,进一步完善后将报学校审议通过。两个文件草案按照医学人才成长的规律,从“课程”、“临床能力”、“学术成果”、“学位论文答辩”等四个方面提出授位要求,在临床能力方面将和普通专科医师培训要求充分接轨,既实事求是,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避免了拔苗助长,也体现出华西医学教育“重技能重能力”的优良传统,更为学生今后的深造和就业铺平道路。
找问题、重实效、抓管理、促发展我院长期践行的管理工作理念,并将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中进一步深入拓展,积极查找问题,创新管理模式,落实服务措施,让更多学生得到实惠!
(教务部 卿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