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约
挂号
联系
我们
就诊
指南
常见
问题
返回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血管外科成功开展西南地区首例TCAR手术 为颈动脉狭窄患者提供治疗新选择 2025.07.14

近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血管外科杨轶教授团队在美国长岛犹太医疗中心Gregg Landis教授现场技术指导下,为3名颈动脉狭窄患者成功完成经颈动脉逆流血运重建术(TCAR)。该技术通过创新性脑保护机制,为高龄、复杂的颈动脉狭窄患者提供了更安全的治疗选择。这也是该技术首次在西南地区开展,标志着华西医院在颈动脉疾病治疗领域再次取得了新突破。

from clipboard

此次接受手术的三名患者均为76至77岁的老年男性,均患有慢性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及全身多发性粥样硬化,被诊断为重度颅外段颈动脉狭窄,有晕厥病史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症状。颈动脉狭窄是一种严重的血管疾病,会导致脑部供血不足,增加脑梗死的风险,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

“由于三位患者病情复杂,传统的术式——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和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S)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局部风险。”杨轶教授表示,CEA虽为治疗金标准,但其创伤性和对心血管及神经系统的影响促使需要寻求更微创、更安全的替代方案。CAS虽是微创,仍需要操作者操纵导丝、导管越过股动脉、腹主动脉、主动脉弓、颈总动脉来建立稳定的输送支架和球囊系统。在病变钙化严重、牛型主动脉弓或Ⅲ型主动脉弓、血管严重曲折或同侧颈总动脉开口狭窄的情况下操作弓部的导丝及导管可能较困难,且有一定危险。主动脉弓、颈总动脉导管操作可导致栓子脱落至脑部,由此带来的脑栓塞风险不容忽视。为此,杨轶教授团队为三位患者选择了更为安全的TCAR手术,“它可以通过微创的颈动脉外科暴露与穿刺,避开主动脉弓,在体外建立动静脉之间的高流量逆流系统,在持续逆流保护下完成球囊扩张和支架置入,有效降低术中栓塞风险。”

7月1日,在血管外科学科主任赵纪春教授、主任黄斌教授、副主任马玉奎教授的指导下,杨轶教授带领胡桓睿副教授、向宇威主治医师、周涛主治医师顺利完成3例TCAR手术。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未见不良并发症,并分别于一周后顺利出院。

from clipboard

据了解,相较于CEA和CAS,TCAR核心创新点在于颈动脉的动态逆流血流保护,在器械接触病变之前就建立了逆流通道,操作过程中产生的碎片(动脉壁上的斑块钙化的碎片)即刻被血流带向体外过滤系统,几乎不可能进入颅内循环,进一步降低脑梗死的风险,规避了CAS的栓塞风险。同时,TCAR仅需暴露部分颈总动脉,规避了CEA的颈部创伤与神经损伤风险,不涉及颈部组织的广泛游离和牵拉,颅神经损伤风险极低,患者舒适度高,恢复快。

美国已有超过10万例TCAR手术经验,数据显示TCAR术后30天内卒中率低至0.6%–1.4%,在安全性、可重复性、神经保护和微创程度上优势明显。目前,TCAR在国内仍处于起步阶段,各大中心仅有少量相关报道。

血管外科主任黄斌教授表示:“此次 TCAR手术的顺利开展,充分发挥了华西血管中心MDT协作优势,手术规划及术中均得到了神经内科胡发云副教授的指导和协助。TCAR手术的成功实施,为我们治疗颈动脉狭窄提供了新的有力武器。这一新技术的应用,将为更多像他们一样的高风险患者带来新的选择和治愈的希望。”该手术将在华西医院血管外科常规开展,为更多颈动脉狭窄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

作者:徐小凤 杨轶 编辑:袁婧 刘欢 来源:血管外科
基本信息填写
您的姓名:
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
问题类型:

select…

  • 内容无法访问
  • 信息不更新
  • 内容不准确
  • 错别字
  • 图片不准确
  • 其他
问题页面网址:
问题描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