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约
挂号
联系
我们
就诊
指南
常见
问题
返回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2021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大疱性皮肤病和银屑病诊治进展培训班”成功举办 2021.07.10
      2021年7月10日,第一届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大疱性皮肤病和银屑病诊治进展培训班”进入到第二日“银屑病”培训专场。来自同济大学附属十院的顾军教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关欣副主任医师、成都市妇女儿童医院的路遥主任、成都中医药大学的郝平生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闫薇副主任医师、汪盛主任医师、刘宏杰副主任医师、李进主任医师、王怡怡医师、李桐主治医师、郝丹主治医师带来了与银屑病诊治相关的课程内容,学员们积极提问,精彩继续,培训班顺利举办!

      今日培训班由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皮肤科李薇主任医师主持。

      

       今日的培训班以顾军教授精彩的讲课拉开帷幕。顾教授以昨天、今天和明天为轴总结和展望了银屑病及其研究的变迁和发展。过去对于银屑病的认识和诊治是在修正中不断前进,近年来银屑病的研究聚焦于遗传易感性、Th1和Th17细胞及其细胞因子、小分子靶向药物的研发等。临床强调了银屑病的治疗达标策略、对共病的关注,尤其是银屑病关节炎的病程进展。最后顾军教授提出“明天我们如何管理银屑病?”的问题,未来将围绕临床问题不断推广以MDT(多学科会诊)及数字化的方式管理,形成全新的诊疗模式,逐步解决“花时间、难管控”的诊疗难题。

      

      闫薇副主任医师从临床切入主题,首先阐述了银屑病分型,并对寻常型银屑病的典型临床表现、皮肤镜以及组织病理结果进行了清晰的描述。她提出银屑病的诊断并非没有挑战性,在临床工作中需要与脂溢性皮炎、扁平苔藓、二期梅毒等疾病进行鉴别。接下来闫薇副主任医师即以不同部位的银屑病皮损为思路梳理了银屑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强调了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的重要性,辅以检查手段,结合各疾病的动态发展鉴别。最后以一组丰富的临床病例启发思考,对大家的临床工作大有裨益!

      

接下来由汪盛主任医师带来了脓疱型银屑病的诊治进展。脓疱型银屑病可根据皮损范围、是否合并寻常型银屑病、发病年龄进行分类。其中,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GPP)是严重亚型,其临床表现除了脓疱等皮肤表现外,可伴随肝功能异常、呼吸功能障碍以及肾功能不全等系统损害。汪盛主任医师主要对GPP的实验室检查、组织病理表现及其发病机制进行了阐释,并基于国际指南总结了GPP病情评估量表和治疗选择。详细阐述了传统药物、生物制剂的种类和剂量选择,以及在儿童GPP,妊娠期GPP等特殊人群中的不同选择方案。

刘宏杰副主任医师首先对皮肤科既往诊断的一例疑难病例进行了分享,结合银屑病的临床与病理,在病案本身之外深入探讨了皮肤病理学中的炎性疾病的诊断模式、银屑病样反应模式、银屑病样增生模式等,有助于大家在临床工作中厘清银屑病诊断。银屑病在组织病理上均具有银屑病增生模式,但是单纯依靠典型病理表现很难直接诊断银屑病。因此,他详细阐述了银屑病的典型病理表现,并且对不同临床类型的银屑病病理特点进行深入讲解。刘宏杰副主任医师将工作中总结的银屑病临床图片结合组织病理表现逐个分析,囊括了不同临床亚型和病理表现典型/非典型的银屑病,强调银屑病临床表现与皮肤镜、组织病理表现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引人深思,为学员们带来了一场生动而丰富的皮肤病理盛宴。

上午最后一位讲者是来自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精神卫生中心的李进主任医师,她探讨了银屑病是作为一种心身疾病、其存在的常见心理问题及其评估和处理,结合其丰富的临床经验,详细解析了银屑病精神神经相关发病机制,同时讲述了紧急压力和长期压力下的身心反应。银屑病是一种慢性皮肤疾病,其疾病负担重,对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都有极大影响。李进主任医师的分享弥补了我们在银屑病患者心身健康认识中的不足之处,令大家颇受启发。因此银屑病患者的精神心理健康也是未来全面管理银屑病需要重点关注的方面,皮肤科和精神科的联合诊治也对患者的身心健康有着重要意义。


下午由王怡怡医师以“为什么要评估银屑病严重程度”提问开场,带来银屑病严重程度评估的讲题。王怡怡医师强调了在治疗前评估银屑病病情的重要性,详细介绍了银屑病严重程度分度、皮损严重程度评分方法等,带领大家直观地了解了如何准确评估银屑病以及银屑病关节炎严重程度。相信应用这些评估方法能更好地帮助临床医生评估银屑病患者病情,规范临床工作。


李桐主治医师从银屑病患者皮肤屏障改变切入讲述外用药物的使用原则。她介绍了皮肤屏障的基本构成,联系银屑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无创检测等多个方面提出银屑病患者皮肤屏障改变的证据。皮肤屏障损伤与银屑病加重相关,而屏障修复可一定程度改善银屑病表皮增殖及炎症反应。结合临床实际,外用糖皮质激素及维生素D3衍生物是银屑病首选外用药物,降级、间歇、联合、序贯治疗策略可以减小对屏障功能的影响。


关欣副主任医师基于丰富的临床经验总结了银屑病的光疗策略。他首先介绍了太阳光光谱的基本概念、光疗历史发展等基础知识。接着讲述了光疗治疗银屑病的起始剂量以及剂量调整原则。关欣副主任医师还展示了光疗治疗前后的病例照片,分享了使用光疗治疗过程中的心得。他指出光疗具有起效快、有效率高、缓解期长、安全、卫生等优势,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手段。


郝丹主治医师汇报了三例不同特点的病例,由此引出银屑病系统治疗中的传统药物包括甲氨蝶呤、阿维A、环孢素。她详细阐述了这三种药物各自的药代动力学、作用机制、剂量及不良反应。这三种药物广泛应用于银屑病的治疗中,在临床工作中需要综合患者的皮损表现、基础情况以及实验室检查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关欣副主任医师从银屑病的生物制剂治疗讲起,详细介绍了目前银屑病生物制剂最常用的治疗靶点TNF-α、IL-23、IL-17以及针对此类靶点的抑制剂,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创新,提高单抗药物的人源化成分,可保证单抗类药物的安全性与有效性。随后,他通过多个具体的临床案例展示了各类生物制剂的治疗成果。此外,关欣副主任医师对科学前沿的密切关注、积极为患者探索新方案的态度值得我们学习,也期待生物制剂能不断创新与发展,惠及广大的银屑病患者。


路遥主任从特殊人群的银屑病治疗谈起,针对儿童、妊娠期妇女、哺乳期妇女及患慢性感染性疾病、恶性肿瘤的银屑病患者,路主任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给出了独到见解。面对“最难用药患者”妊娠期妇女,路主任强调了用药的绝对禁忌、相对禁忌及可能引发的不良反应,同时他还提到特殊人群是银屑病治疗中不可回避的部分,多数情况属于超适应证用药,需谨慎使用。


最后由郝平生教授分享了自己在生物制剂时代通过中医治疗银屑病的感悟。随着银屑病治疗进入生物制剂时代,中医治疗受到了一定的冲击。而郝教授从中医最基本理论出发,主要利用“三焦”辩证理论,结合其他传统中医理论,再结合目前西医最前沿发现,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郝教授强调了调养脾胃、重建平衡在银屑病治疗中的重要性。


在最后的讨论环节中,参会人员积极提问,分享自己在临床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老师们也耐心给予建议。在两天的学习中大家收获颇丰,共同期待下一次培训班!




作者:古元霞 肖月 编辑:鲜燕 黎静宜 来源:皮肤性病科
基本信息填写
您的姓名:
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
问题类型:

select…

  • 内容无法访问
  • 信息不更新
  • 内容不准确
  • 错别字
  • 图片不准确
  • 其他
问题页面网址:
问题描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