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约
挂号
联系
我们
就诊
指南
常见
问题
返回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精准医学时代下的胰腺癌治疗:一例Ⅳ期胰腺导管腺癌患者从维莫夫尼联合曲美替尼靶向治疗中明显获益 2022.04.25

 胰腺癌的发病率正在以每年0.5%-1%的速度上升。2020年,胰腺癌患者5年生存率首次接近了10%。但是50%的胰腺导管腺癌(PDAC)患者就诊时就已经出现转移。目前针对转移患者的一线治疗方案是吉西他滨联合白蛋白紫杉醇或者改良的FOLFIRINOX化疗方案,但是治疗效果有限。晚期PDAC患者迫切需要新的治疗手段。虽然厄洛替尼被认为是治疗晚期胰腺癌有希望的药物,但是相比吉西他滨单药治疗方案,厄洛替尼联合吉西他滨的方案并未带来显著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的提高。而针对铂类化疗后胚胎系BRCA1/2突变患者,奥拉帕利可以提高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但不能提高总体生存期。因此,晚期胰腺癌需要更加多样的治疗手段。虽然对PDAC的全基因组测序和全外显子组测序的研究一致地显示了四个基因的突变:KRAS、TP53、CDKN2A和Smad4。但是在临床试验中,这四种基因都无法进行有效的靶向治疗。PDAC患者并没有从精准医学中受益。这种没有改善的情况通常被归因于胰腺癌的不良生物学行为,这导致了医师对PDAC患者采用精确医学时的犹豫不决。幸运的是,医学界意识到,每个PDAC都有不同的基因型和表型;并不是所有的PDAC患者都注定预后不佳。所有PDAC共有的一组核心突变既不应该定义也不应该限制胰腺癌精确治疗的潜力,因此,借鉴来自胰腺癌领域以外的突破可以将普通的PDAC患者转变为特殊的反应者,他们的预后明显好于大多数PDAC患者。

      近期柯能文教授团队在国际知名期刊Frontiers in Oncology发表一篇病例报道,该病例的治疗过程充分体现了精准医学背景下,胰腺癌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将给患者带来巨大的收益。一位66岁男性被诊断为胰尾部胰腺导管腺癌伴肝脏多发转移,明确诊断后使用标准的一线化疗方案,但是该患者在接受化疗后肝脏转移灶增大、增多,一线化疗并未起效。通过全外显子测序,发现该患者存在ATM胚系突变以及BRAF V600E突变,突变率为19.38%。而后者突变发生在多达8%的人类癌症中,包括黑色素瘤、结直肠癌、胶质瘤、甲状腺癌、非小细胞肺癌、胆管癌和几种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在2011年美国FDA就批准了口服小分子BRAFV600E突变抑制剂维莫夫尼应用在晚期黑色素瘤中,而且针对维莫夫尼出现的耐药,联合使用MEK1/2抑制剂曲美替尼已经成为晚期黑素瘤瘤的标准治疗。但是在存在BRAF V600E突变的晚期胰腺导管腺癌患者中并无相关使用经验。柯能文教授以及腹部肿瘤科曹丹教授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以及全面的肿瘤免疫学知识,强烈建议患者服用维莫夫尼和曲美替尼,在国际国内都没有该药物应用于晚期胰腺癌的背景下,通过全过程随访和药物剂量的精准调控,使该患者的联合靶向治疗时间长达17个月,极大的延缓了病情进展和药物耐药的出现。虽然该患者最终出现原发灶增大以及新发肝转移灶,但是该患者获得了17个月的无进展生存期,并且总生存时间达到了28个月。而对比其他晚期胰腺癌患者不足6个月的中位生存时间,该靶向治疗方案为患者到来了巨大的生存获益。

      上述病例的诊治过程,充分体现了晚期胰腺癌治疗由“一刀切”观念向“一人一策”观念的转变将给患者带来巨大获益,而且随着测序技术以及成本的下降,将会有更多罕见突变和分子签名被发现,也使得更多病人能够有能力接受测序检测。华西医院胰腺外科柯能文教授以及腹部肿瘤科曹丹教授,一直致力于胰腺癌以及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研究,打通了外科手术与内科化疗,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的高速快捷通道,使患者始终能够获得多学科、多维度的专业医疗服务,极大的提高了肿瘤患者治疗期间的信心和效果。两位专家的合作不断创造着胰腺晚期肿瘤患者的生存奇迹。

作者:柯能文 编辑:刘颖 来源:没有权限
基本信息填写
您的姓名:
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
问题类型:

select…

  • 内容无法访问
  • 信息不更新
  • 内容不准确
  • 错别字
  • 图片不准确
  • 其他
问题页面网址:
问题描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