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由我校承办的第四届中国八年制医学教育峰会在家园国际酒店会议厅举行。本届峰会的主题是“八年制医学毕业生的基本要求和学位授予条件”。四川省副省长刘晓峰、教育部农林医药教育协调办公室主任吴建伟、教育部高教司副司长石鹏建、中国工程院院士巴德年、中国高教学会医学教育分会会长王德炳、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主任委员金铮亲临会议。来自国内18所大学的近百名医学教育专家、领导出席了会议。我院石应康院长、郑尚维书记、周总光副院长、邓绍林副书记等领导与教学部门相关人员等参加了会议。会议开幕式由我校杨泉明书记主持。
校长谢和平院士首先代表学校向前来参加此次峰会的各位领导和专家致欢迎辞。他说,作为全国首批试办医学八年制教育的6所高校之一,我校致力于探索培养具有国家医学栋梁型和领导型人才素质的高级医学人才,把八年制教育列为学校教改特区,不断优化八年制的课程设置和培养方案,以多学科交叉、融合优势促进八年制人才培养,以科研强势带动八年制人才培养,以现代教学方法加强八年制人才培养,以国际化教育提升八年制人才培养,以丰硕的教改成果推动八年制人才培养,将学科课程与模块课程相结合,不断完善以病例为引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实行全程导师制和严格的学籍管理。本次峰会在我校召开,既是对我校的信任和支持,也是对我校的鼓励和鞭策,又是我校医学教育学习借鉴的一次良好契机。教育部高教司副司长石鹏建、四川省副省长刘晓峰等领导先后致辞,对会议召开表示热烈祝贺。
在开幕式结束后的正式会议中,四川大学副校长李虹教授、北京大学副校长柯杨教授、华中科技大学文历阳教授、北京协和医学院副校长李立明教授分别就《遵循国家指导精神,探索医学八年制学生培养标准》、《八年制医学教育理念与实施》、《八年制医学教育的培养要求和学位授予标准》、《北京协合医学院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及学位授予标准简介》做了精彩的主题发言。
下午,围绕“八年制医学生临床实习要求、毕业生临床能力标准”、“八年制医学毕业生的基本要求和学位授予条件”等议题,与会代表们分两个小组进行了讨论,部分专家认为,目前国家对八年制的培养目标有明确的要求,但不具体,使各校在试办八年制的过程中对临床能力的界定、要求等理解不一,如北大模式中将毕业后住院医师培训的部分要求纳入毕业要求中,而协和模式则着眼于学生的宽厚基础,更强调学生的潜力,对毕业当时的临床能力没有过高要求;另外,八年制与五、七年制学生的区别也成为讨论的热点,专家们普遍认为,八年制应首先培养学生的发展潜力,通过人文社科教育、通识教育等首先培养合格的“人”,通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培养学生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灵活的临床思维,并注重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综合素质的培养。#p#分页标题#e#
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柯杨代表八年制峰会秘书组,在随后的总结发言中表示,此次在我校举行的八年制医学教育峰会是触及到具体问题和讨论深度最多的一次,通过这次会议,与会各校对中国长学制医学教育十余年的发展历史有了更深的理解;而对八年制的授位标准与培养目标,各校的意见可以归纳为两种不同观点,一为政府领导出台基本标准,各校出台不同措施,自由探索过程,二为鼓励各校根据各自的理解和特点自行确定授位标准,但需要接受学生和社会作出的选择。大会提议筹会成立八年制医学教育研究分会,将秘书处工作做实,为政府决策提出更多建设性咨询意见。大会还决定,第五届中国八年制医学教育峰会将会于明年在上海举行,由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两家联合承办。
值得一提的是,我院八年制各年级10余名学生作为志愿者参加了接机、会务服务等工作,并全程旁听了会议,在21日晚宴中,他们还为与会代表奉献了精彩的文艺节目,展现了我院八年制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社会活动能力。
(教务部 卿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