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8点02分,强烈的地震撕碎了四川雅安芦山县的晨光。这是继“5.12”汶川特大地震之后的又一次四川大地震。
时间是生命
4月20日这一天,正直临床营养科/营养膳食中心主任、支部书记胡雯参加南宁营养会议的第二天,正在准备上午发言的她看到四川芦山地震的消息后,万分焦急。虽然这次会议是难得的同行交流机会,但她一接到科室打来的电话,她毅然决定向组委会提出申请,启程赶回成都投入抗震救灾的工作中。当时返程的直达航班已经没有了,通过不断的联络和寻找,能第一时间赶回去的唯一方法就是转航班,而且最早的航班仅剩一个座位了。此时,胡雯只有一个念头,灾情就是时间,时间就是生命,必须赶紧回去,抓紧一切救援时间。订好航班后,她立即联系科室管理人员确定全科人员安全,并电话指挥科室抗震救灾管理小组,部署人员值班,启动应急预案,并在第一时间安排了第一批跟随抗震一线队伍出行的救援物资。
奋战在一线
辗转6个小时后,胡雯于4月20日晚8点抵达成都,下飞机后立即赶往医院。因为长时间的静坐和行李的拖运,还未痊愈的腰伤又复发了。忍着疼痛,胡雯组织主要管理人员召开紧急会议,根据“5.12”汶川大地震救援经验,营养膳食中心是后勤保障的主力军,需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努力为奋斗在抗震一线的医护人员以及在我院进行救治的伤员、家属提供良好的后勤保障。她安排科室值班的同事为一线职工分装、配送、分发干粮,尽全力支持医院的抗震救灾工作。
次日清晨,胡雯组织全体召开抗震救灾应急工作安排协调短会,要求各岗位员工各就各位,保障地震后勤物资供应,同时要求全部营养师到各个病房配合提供地震伤员肠内营养支持,为雅安灾民和一线医护人员传递爱心。随后,便带领救灾管理小组在一线工作岗位以身作则,监督安排每个环节的开展,以保证食品物资供应的质与量,并走到各病区,看望伤员,为每一位伤员提供特殊膳食。
截止26日,在胡雯的带领下,通过营养科各位员工的努力,已经为地震伤员、前往一线的医护人员以及留岗的医护人员提供了盒饭、方便米饭以及干粮包共20000余份,为我院抗震救灾工作提供充足的后勤保障。
不称职的母亲
连续几日的忙碌和值班,胡雯扶着腰走在生产间,用沙哑的嗓子布置着当晚的值班工作,强调着,只要医护人员需要,无论多晚,都必须准时准点把食品物资送到临床一线。当有人问起,家里怎么样,儿子高考复习有没有受影响时,胡雯笑着说,“我是个不称职的妈妈,从南宁回来就没回过家,不过儿子很懂事,让我不要担心他,赶紧回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我很欣慰!”说完露出疲倦的笑容。
大灾更有大爱,大难尤见真情,她,一位普通的妈妈,一位普通的共产党员,正因为她和全体营养科员工的尽职尽责,我院的后勤保障工作才得以高效优质的开展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