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下学生赶赴灾区?xml:namespace>
?xml:namespace>2013年4月20日8时2分,心理卫生中心康林副教授正在江安校区给学生们上课,突然站在讲台上的他感到一阵晃动,学生们也开始紧张,经历过5·12地震的康林意识到,这是地震了……
很快,康林接到科室主任的通知,雅安地区发生7级地震,需要立即前往灾区开展救援工作。安抚了学生们的情绪,并向他们做了解释后,他立马赶回医院。为了赶时间,他没有准备任何的生活用品就随着第一批医疗救援队奔赴雅安。
一路上大家一直在搜集和了解震区的房屋受损和人员伤亡情况,作为一名专业的心理专家,康林深知发生地震后,及时对受灾群众和伤者的心理状况进行了解和干预的重要性,沿途他和随行的医疗队成员一起讨论如何尽快地介入灾区群众的心理健康问题。
顾不上休息 及时心理干预
经过沿途的颠簸,一行人终于达到了雅安市芦山县,看到沿途倒塌的房屋和医院帐篷里受伤的患者,康林和随行的心理专家立即行动了起来。首先,他建立了心理救援服务队,而为了给灾后心理服务工作做好铺垫,康林在最短的时间内与当地卫生部门及心理救援部门取得了联系,与各安置点医疗队建立良好关系。
到达当天,缺水缺电,康林和医疗队成员们不畏艰险饥饿寒冷,积极走访巡诊,了解当地受灾群众心理状况。工作至半夜,由于没有帐篷,康林及医疗队成员仅能在3个医疗箱拼成的简易床铺上休息了一会儿。次日,天刚蒙蒙亮,大家就开始继续投入紧张的医疗救援工作中,康林一直带领心理救援队成员巡诊,并在地震后的心理应激急性期给予及时的心理干预。
4月21日下午,一名头发散乱的中年女子在家人陪同下,来到芦山县人民医院找到了康林。“震了之后,她就开始乱说话了……”家人一脸苦闷地告诉他,这名女子在地震时亲眼目睹了自己家的房屋完全倒塌,没过多久,就开始对着家人胡言乱语。康林立即对她的病情进行询问,了解到原来女子在约十年前曾经患过抑郁症,虽后来有所恢复,可此次地震又让她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在对女子病情进行初步评估后,康林认为她的情况非常严重,立即上报给曾勇副院长,当即决定将女子立马转回华西医院。
即随救护车亲自转运病人回成都后,康林没顾得上休息,即参加心理卫生中心的灾后心理救援培训会,而后又立即奔赴芦山,组织芦山心理救援队,走访受灾群众,安抚受灾群众。
心理救援队 巡诊4700人
4月23日下午到达芦山县后即开始相关工作,截止下午6时,康林带领的芦山心理救援队已访谈11人次,巡诊人数11人次,干预1人次。
4月24日芦山县心理干预服务巡诊约300人,重点干预10人,重点干预对象中有5名为当地救援人员和基层干部,3名老年人,1名儿童,1名慢性精神病患者。该慢性精神病患者由于疾病症状坚持在危房内,不愿接受治疗,康林副教授已配合当地警察将患者安全转往雅安市精神卫生院,接受进一步治疗。
4月25日华西医院驻芦山医疗心理援助队共巡诊安置点居民400人,干预地震急性应激状态居民3人、怀孕六个月的孕妇1人以及6名老人。此外,持续干预救援工作干部6人,4岁以下受惊吓的儿童4人,干部心理健康教育40人。
4月26日芦山县灾区心理咨询点共巡诊800人,转诊9人,治疗急性应激状态2人,心理辅导10人。
4月27日,芦山学校60名学生复课,康林副教授不畏艰辛,奔赴现场,为师生作心理辅导。
截止4月28日,康林副教授带领的心理救援队已巡诊约4700人,心理干预420人次,其中3例精神异常患者转诊,2人转雅安精神卫生中心,1人在医护人员陪同下随车转入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