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约
挂号
联系
我们
就诊
指南
常见
问题
返回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抗震救灾“党旗飘扬,党员争先”——记放射科住院总胡娜 2013.05.03

胡娜,中共党员,放射科住院总医师,长期负责放射科的急诊影像诊断服务,在抗震救灾期间,充分发挥了党员先锋示范作用,充当书写和签阅门急诊/住院急诊放射学报告的主力军,受到科室领导及同事的认可。

迅速反应,发挥科室信息监控作用,辅助急诊医疗管理工作

作为放射科住院总医师,胡娜在震后第一时间检查放射科PACS影像诊断系统、Syngo科内在线留言系统、影像设备、急诊移动及固话通讯工具的运行情况;及时向科室党支部及管理小组领导汇报急诊影像服务现状,提议进入急诊应急预案;通知当班技师及前台人员做好应对大量地震伤员的准备。

号召并组织医、技人员加入抗震救灾

作为华西医院团委副书记和成都市“青年文明号”号长,在科室党支部及管理小组的领导下,胡娜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进行内联,同时利用放射科官方微博进行宣传,号召科室青年党团员回到科室参加抗震救灾,组织住院医师、研究生、进修生、实习生和技师参加到影像扫描及图像判读工作。

确保日常急诊和地震特殊急诊服务两不误

地震发生后,胡娜在及时书写并审核普通门/住院急诊(包括术前/术后平扫、薄层高分辨、增强、血管三维成像、骨三维重建)影像诊断报告、急诊钡餐造影、肠套叠复位引导和电话咨询的基础上,密切监测地震伤员的预约和检查状态,为伤员的全身伤情评估、术前计划及术后评估等多个环节提供高效、准确的影像报告。

地震伤员受伤部位繁多,危重伤员需要更快、更详尽的影像学评估,其影像检查量常常是普通外伤病人的七到十几倍,这明显加大了图像判读的难度和信息量。尤其对于有数千幅图像的病人而言,系统装载、重建时会浪费数分钟到十多分钟的等待时间,甚至死机,因此胡娜常常同时操作两套PACS系统,争分夺秒抢出报告。

在震后72小时内,胡娜和同事一共书写和签发急诊影像书面报告2555份,较同期增长55.9%,其中急诊CT报告1251项次(含平扫、薄层高分辨扫描、增强扫描、血管三维成像、骨三维重建、肠套叠复位引导及钡餐造影),特出急诊MRI报告45份;口头报告和电话咨询200余次。

带病坚守岗位,放弃休息,主动加班

地震第二天(星期天)正是灾区伤员转至华西的高峰期,但由于过度劳累,胡娜患上急性扁桃体炎,出现发热、头痛、声嘶和咽痛等症状,扁桃体明显红肿。为不耽误急诊和科室星期一的既定常规工作,胡娜带病坚守住院总岗位,拒绝了输液治疗,在口服药物后戴上口罩继续奋战。在同事的配合下,截止次日早上八点,她成功处理了四次急诊检查高峰,其中凌晨后每隔7分钟判读1套图像。

患病期间,胡娜放弃个人休息时间,谢绝了父母看望,多次主动参加震期急诊加班,最晚持续到早上五点。

 

秒秒复秒秒,胡娜抗震救灾的战场是无声的,静止的,但需要绝对的专注、敏锐的观察和持续的思考,为的就是不遗漏丝毫病灶,眼观四路,脑转八方,眼脑共用,发现病变,描述病变,解释病变,提出意见,尽力串起各种线索,即使它隐匿得只有一个毫米,也要将它从几千幅图像里揪出来。可以说,放射科医生的最高工作境界,就像静静伫立的石雕。如果打开照相机的慢速快门,胡娜的繁忙不是翻飞的身影,而是凝聚成的不动光影。

 

作者:宣传统战部 来源:宣传统战部
基本信息填写
您的姓名:
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
问题类型:

select…

  • 内容无法访问
  • 信息不更新
  • 内容不准确
  • 错别字
  • 图片不准确
  • 其他
问题页面网址:
问题描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