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外科具有病种多、急诊量大、患儿病情变化快、表达能力差等特点。目前,多数就诊患儿均为独生子女,家长对治疗、护理期望值越来越高,这些专科特点决定了儿外科护士必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娴熟的沟通能力,才能为患儿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做到患者满意、家长满意。
为提高各级人员的理论水平,保证临床护理质量,4月2日,小儿外科辛文琼护士长在夜班交班后随机就儿外科最常见的急诊——肠套叠,对全体在岗护士进行了理论知识掌握度突击抽查及培训。
“你知道小儿肠套叠好发年龄吗?为什么这个年龄段会是好发高危人群?”“如果你接到急诊科电话,即将收治一名5岁肠套叠患儿,你会询问家长哪些资料来判断患儿可能存在的护理问题”。辛老师首先抽问的对象为规范化培训学员,如有回答不全者,依次要求副班护士、主班护士、 组长进行补充。通过这种开放式的提问,上对各年资护士肠套叠理论知识掌握度有了基本了解, 参加人员也及时知晓了自身存在的不足。
随后,辛老师根据抽问结果,有针对性的对大家掌握欠佳的理论部分进行系统阐述,重点集中在鉴别诊断、不同套叠部位临床表现、空气灌肠及手术指针、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观察等部分。讲解过程中。辛老师还就大家日常护理中的一些问题和困惑进行了解答。
科室年轻护士邓娜表示,自己是一名刚参加工作不久的护士,面对小儿外科常见病都有近七十种的状态,有时学习不知从何入手。科室这种突击抽查兼培训的方式,让自己清晰认识了对该病种知识掌握存在哪些不足,回家后能有针对性对所缺知识进行进一步学习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