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急诊科抢救区在心脏外科、麻醉科、CCU等多个科室的共同配合下进行首例持续胸外心脏按压下通过ECMO实施体外心肺复苏(ECPR)。
ECMO是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的英文简称,是将体内的静脉血引出体外,经过特殊材质人工心肺旁路氧合后注入病人动脉或静脉系统,起到部分心肺替代作用,维持人体脏器组织氧合血供,为心肺功能的恢复赢得宝贵时间。
7月12日07:40,急诊科收治一例心脏骤停的青年男性患者。该患者于1周前出现胸痛症状,凌晨加重,在前往医院途中突发心脏骤停。院外持续行胸外心脏按压后转入我院急诊科。急诊科抢救区接诊后,医护团队立即展开抢救。在抢救过程中,患者反复出现室颤性心脏骤停。为挽救患者生命并争取时间进行病因搜寻及后续治疗,经院内多学科急会诊后决定在床旁实施ECPR,这是急诊抢救区实施的首例ECPR患者。
为避免搬运患者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将急诊科抢救复苏区改造为临时手术间,心脏外科、麻醉科、CCU等兄弟科室同急诊科一道共同为患者争分夺秒。急诊科抢救区张伟护士长立即联系手术室将各种所需物品紧急借调到床旁备用,并指导夜班熊敏护理组全力配合抢救。在医疗小组长孟晓彦及刘鹏主治医师的带领下,本因在8:00下夜班的医生与护士们,此刻已经完全忘记了高强度工作12小时后的疲惫,都主动参与到抢救中来,支撑他们的就是不放弃这个年轻生命的强烈意愿。在全体人员的不懈努力下,ECPR得以成功实施,患者最终安全转入CCU进一步治疗。目前,患者经过积极治疗,现已撤除ECMO,虽然仍持续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及肾脏替代治疗,但病情已趋于平稳,一般情况较好,预期有较好预后。
本次抢救事件是全院多学科共同配合下的协同作战,也是时常发生在急诊科的拼尽全力抢救患者的经典案例之一。这次ECPR的成功实施,不仅再一次体现了多学科之间的默契配合,也为患者创造了更好地救治条件,为患者的及时救治赢得了宝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