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26日,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临床微生物学术年会暨第十三次全球华人临床微生物学与感染症学术年会在重庆市顺利召开。此次大会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微生物与免疫学分会共同主办,全球华人临床微生物与感染症学会、重庆医科大学协办,中华医学会微生物与免疫学分会临床微生物学组承办,吸引了来自全国多个省市级港台600多名代表参会。实验医学科6名代表参会。
本次会议以“多学科紧密合作,抗击感染性疾病”为主题,会议内容丰富。 25日上午,短暂的开幕式后迎来了精彩的专家报告,来自海峡两岸的多位知名教授讨论了HBV的精准诊断及治疗,结核感染,HCV感染致病及免疫逃逸机制,感染病个体化诊断、治疗的实施和管理,CRE的防控及治疗策略等相关热点问题。25日下午,精彩继续,各位专家先后做了关于新兴传染病,重症患者抗感染治疗给药方案的挑战和对策,多粘菌素耐药的革兰阴性菌、抗生素的降级和升阶、微生物流水线等大会报告,随后迎来本次大会的重要内容之一——越辩越明:临床微生物室,应该出检验报告?还是诊断报告?由台湾代表组成正方观点是临床微生物室应出检验报告,由大陆代表组成的反方观点为临床微生物室应出诊断报告。双方你争我夺,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引起了与会者热烈讨论。8月26日上午,会场气氛依旧高涨,座无虚席,相继讨论了艰难梭菌的实验室诊断,CRE的防控,细菌和真菌涂片镜检和培养报告规范,实验室能力建设,检验和临床的沟通等相关内容。26日下午,实验医学科陶传敏教授应邀,做题为“传染病8项的实验室检测路径及案例分析”的讲座,通过结合具体案例分析与介绍,详细地阐述了临床常见传染病(如乙肝、丙肝、艾滋等)的实验室路径,强调了临床于实验室沟通交流的重要性,引起了听课同仁的一致认同。
实验医学科向会议投稿12篇,在大会论文投稿数量中排名第4,均被选为壁报交流,其中硕士研究生苟瑜的壁报《乙型肝炎核心相关抗原对乙肝病毒感染自然史的预测价值研究》被评选为十篇优秀壁报之一。通过与其他地区参会人员的交流和讨论,我科在拓宽自己的视野、更深入了解了专业的热点、难点以及学科前沿的同时,将华西成果与同仁分享,展现了华西实验医学科优异的科研成绩和良好的工作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