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血管外科主动脉疾病专业作为老牌优势学科近年在赵纪春教授的带领下快速发展,目前已在血管外科主动脉疾病传统开放手术和微创血管腔治疗方面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对于复杂主动脉疾病组织进行了多学科整合模式的血管中心治疗方案,为诊断和治疗血管疾病的患者带来便利。近年开展了一系列新技术、新疗法,为血管疾病患者带来了福音。其中腹主动脉瘤的开腹手术治疗和微创血管腔内修复治疗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尤其胸腹主动脉瘤的杂交手术治疗的新技术开展,标志血管外科更上新台阶,更在国内和国际达到了顶尖水平。专业特点如下:
1. 近10年施行腹主动脉瘤切除人工血管移植术治疗腹主动脉瘤患者,目前已完成超过800例,死亡率低于3%,处于国内外先进水平。
2. 目前已开展微创腔内治疗破裂腹主动脉瘤,累计成功救治近250例破裂腹主动脉瘤患者,救治成功率达到75%。
3. 已完成微创腹主动脉瘤腔内覆膜支架修复术超过2300余例(年龄56~91岁),该手术以不开腹,出血少,时间短,恢复快,住院日短(术后当日可进食,次日可下床活动)等优点而逐渐成为治疗腹主动脉瘤主要手段之一。80%高危病人在局部麻醉下完成,术后即可进食,尤其为因心肺肾功能不佳而不能接受开腹手术的高危和高龄腹主动脉瘤病人提供了新的治疗手段。
4.已完成复杂胸腹主动脉瘤(Thoraco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和肾动脉上腹主动脉瘤切除人工血管移植和内脏动脉重建手术数十例,无围手术期死亡发生。其手术成功率和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均处于国内外先进水平。
5. 已完成胸腹主动脉夹层和动脉瘤微创腔内修复术800余例,大大降低了胸腹主动脉夹层和动脉瘤传统手术死亡率和截瘫率。
6. 胸腹主动脉瘤是血管外科最为复杂疾病及其挑战性疾病,华西医院血管外科已成功完成胸腹主动脉瘤逆行全内脏动脉重建杂交手术治疗50余例(其中8例马凡氏综合症所致胸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其数量和患者预后居于国内领先水平;该技术已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上多次交流,复杂马凡氏综合症合并胸腹主动脉瘤杂交手术治疗发表在国际权威杂志封面,标志着华西医院血管外科治疗该病的外科和血管腔内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20年华西医院血管外科”外科和腔内杂交技术治疗复杂胸腹主动脉疾病”作为华西医院优质医疗技术在美国纽约时代广场大屏幕展示。该技术优势在于不需要阻断胸主动脉,大大降低了传统开放手术的创伤,术中逐步重建双肾动脉和内脏动脉,失血少,内脏缺血时间短,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以及避免了缺血再灌注损伤,腔内修复术后截瘫的发生风险低。相对于全腔内治疗,杂交手术方式减少主动脉覆膜支架置入后内漏并发症和保证内脏动脉远期通畅性。华西医院血管外科赵纪春教授根据2008年在国内率先报道了结合外科和微创腔内技术胸腹主动脉瘤逆行全内脏动脉重建杂交手术治疗的经验,结合本例马凡氏综合征病人合并有胸廓和脊柱畸形无法实行传统开放手术以及主动脉病变情况,于2010年10月开展了国内首例马凡氏综合症所致的胸腹主动脉瘤杂交手术治疗;该病例术后随访影像图片被刊登在血管外科国际权威杂志《Journal of Vascular Surgery》,且图片作为当期封面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