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8日17时至19时30分,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医学技术学院一流本科教育教学发展大讨论之作业治疗教研室教学组织建设研讨会,在启德堂309隆重召开,本次研讨会以 “新时代、新教育、新发展、新机遇” 为主题,康复医学中心学科主任何成奇教授、中心主任魏全教授、中心医疗主任兼总支书记何红晨教授、中心教学主任杨永红教授、治疗主任兼中心治疗长高强教授出席会议,作业治疗教研各课程负责人以及任课教师参加会议。会议由作业治疗教研室主任刘沙鑫教授主持。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康复医学中心主任魏全教授为研讨会致辞。他围绕教风与管风、学风培养、教学方式改革、AI助力学科发展、大类招生以及实践教学等六个关键领域,强调教师要注重德育全面发展,认真备课,切实做好课堂管理和学生管理工作;在学风培养上,要关注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重视学生考研、就业等职业培训;教学方式需不断探索创新;在AI助力学科发展方面,探讨如何借助人工智能推动学科进步;针对本专业招生人数受限问题,思考在大类招生背景下如何突破生源困境;在实践教学方面,着重强调临床医学方向应有效推进临床实践教学。魏主任为华西作业治疗教育发展描绘的美好蓝图,为华西作业治疗专业成长指明了方向。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康复医学中心学科主任何成奇教授为研讨会带来以《作业治疗专业问鼎世界一流的战略思考》为题的专题分享,阐述了作业治疗专业的发展战略。在国家大力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和康复医疗工作的政策背景下,作业治疗专业人才缺口显著,与国外存在较大差距。在追求专业一流化建设的愿景下,人才培养迫在眉睫。何教授提出,依据一流学科建设的战略目标——“一流的课程建设、一流的师资建设、一流的基地建设”以及六项战略途径,对标国际标准,积极寻求国际认证,致力于提升作业治疗学科建设水平和作业治疗医疗服务质量。
在研讨环节,作业治疗教研室刘沙鑫主任介绍了学院提出的大讨论主题,一是多学科交叉融合背景下作业治疗教研室建设的创新思路与经验分享;二是作业治疗教研室在推动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方面的作用与具体举措;三是作业治疗教研室在构建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的角色与责任担当;四是作业治疗教研室激励教师投入教学工作的机制创新探索;五是作业治疗教研室在加强课题教学管理和督导工作中的作用发挥与措施实施。
与会教师围绕议题积极发言。课程负责人王玲老师分析了作业治疗相关专业课程,指出与精神相关课程教学存在与临床脱轨的问题,呼吁加强多学科交叉的教学团队合作。作业治疗部主管张仁刚老师针对教学质量保障展开讨论,着重强调教师授课质量监督和课堂质量监督的重要性。马锡超老师就教师激励方式改革发表看法,认为应多鼓励教师,减少批评指正。左京京老师提出作业治疗专业应加强与医学各个科室、理工科以及人文学科等多学科的交叉融合,以此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林洋老师探讨了课堂教学、学生就业方向指导及实践方向,特别强调学生操作技能培养的重要性。李定艮老师提出要完善教学设备管理,规范设备使用,同时加强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尤其是课堂教学方法的改进。董怡悦老师从精神科作业治疗角度出发,对跨专业学习及本科实习生实习风险预防提出了相关建议。张天麒老师强调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应实现教学相长,并突出集体备课会的重要性。贺加贝老师从新入职教师的视角,探讨了临床带教、言传身教、临床技能提升及学生阶段性综合考核的重要意义。许阳老师提出跨专业学科教学应注重教会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朱诗洁、陈校玉和宋绍霏老师则根据个人经验,分别就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双语教学能力提升以及本科生实习要求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老师们还就作业治疗教研室建设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总支书记何红晨教授、治疗长高强教授在线上也大力支持作业治疗专业发展,为教研室建设加油打气,为专业成长建言献策。
教学主任杨永红教授从五个方面进行交流。在教师精力方面,指出临床教师备课时间不足,当前教学考核侧重临床和科研能力,在教学方面的考核有所欠缺;在学生素质素养培养上,建议利用数字化、AI等技术手段,通过翻转课堂等形式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开展教学方法工作坊;在本科教学平台建设方面,提议构建在线平台,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并借助在线平台开展集体备课会;强调研讨会对于发现问题、聚焦重点工作,全面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性;在分专业招生方面,建议采取自主招生与调控招生相结合的方式,以满足学科发展需求。
中心主任魏全主任在总结中再次强调本科教学的重要性,鼓励教师热爱教学,不断提升教学能力。他还提出扩大专业团队、提高教学绩效考评、通过 “三进”加强与分专业前学生交流等措施,助力专业招生工作。
闭幕式上作业治疗教研室主任刘沙鑫教授对参会领导和教师为作业治疗专业所付出的努力与支持表示感谢,希望以本次研讨会成果为新起点,携手推进作业治疗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推动作业治疗一流医学教育迈向新高度,一起共赴一场花开,静待作业治疗教育成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