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约
挂号
联系
我们
就诊
指南
常见
问题
返回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我想对党说”主题征文】谢谢您,党!
2021.05.06

我曾经一直认为,或许从27岁开始直到闭眼的那一刻,做母亲是此生最有挑战、意义的事,现在我却发现世间还有更有意义、挑战的自己事。——题记


谢谢党,让我学会了“更坚强”

2020年,武汉新冠肺炎疫情爆发,那时正值春节,每天都能在朋友圈都看到熟悉的面孔踏上抗疫一线,作为同行,只能默默地祈祷他们平安归来;作为党员,自己也默默地向组织递上了请战书,摁上了红指印。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主动参与疫情防控是每位党员义不容辞的光荣使命。就在同年2月份,我和另外100多名同事踏上了武汉“抗疫”征途。当第一次来到病房时,自己心中很忐忑,那种想家的孤独让我变得紧张、失眠,坐立难安。但我告诉自己,既然已经踏出了这一步,就应该开始勇敢往前走,慢慢的自己开始学会调整心态,这不是自己人生的一个挑战吗?在来势汹汹的疫情面前,每位党员都在以小我成大我,更何况,后方,还有支持着我们的党支部和国家,怕什么?我可以温柔似水,也一定能刚强如山!我坚信在党的领导下,我们一定能团结如一,完成任务,不辱使命。


谢谢党,让我感受到了团结的力量

来到武汉后,我们分派到的是“重症病房”,立即投入战时状态。“华西队”由各个科室成员组成,虽然大家都是一个单位的同事,但很多人相互都不认识,虽然彼此很陌生,但队伍很团结。大家都是前一天晚上很晚接到的通知,有些人很多东西都没带上,但是只要一说出自己的难处,所有人都在帮忙。比如我,当时我们还摸不透“新冠”的习性,按照院感的要求,进入病房不推荐不换鞋,这样来回都一双鞋的话,极大可能会把病毒带回酒店,而我当时就只带了一双鞋,但是就是这双鞋让我很“窘迫”,只好在队伍的微信群里求救,虽然当时大家还不熟悉,但是消息一发出去,大家都在积极帮我想办法。很快,在第一批支援物资里找到了一双鞋,解决了我的燃眉之急。随后,这个微信群不仅成为了我们工作交流的场所,也成为了我们的倡言之地,无论是什么事情,只要是问题,大家在上面反映,随即便有热情的回应。慢慢的,我觉得这是一个有温情的集体,这个集体让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在病房,人情温暖同样使人热泪盈眶。新冠病房里没有家属陪伴,病人与病人之间,我们与病人之间有时候都在相互“取暖”。按照院感的要求,为了减少相互感染的机率,病人在病房里也必须带好口罩,有一次,我为一个年迈的老人做治疗时,她的口罩从脸上不慎掉了下来,她年纪比较大,加之疾病使她自理能力下降,出于本能,我想伸手帮她捡,但是当我把手伸出去捡的时候,她却用尽力气很大声的说:“护士!你出去!不要帮我捡!出去!我不想传染给你们,你走啊!……”听到这些,能不让人落泪吗?我们是为什么而来?假如这种事都不能为患者做,那何谈更高要求的治疗?我坚定的说:“没事,我来吧,我做好了防护,您不要太担心我!我们是华西队,我们一定能治愈您的!您要相信我们,相信自己!”其实还有好多好多事让人热泪------酒店的厨师、送我们上下班的公交车司机、还有那些不知名的志愿者……处处都让人感到温暖。

都说武汉是一个英雄的城市,我觉得,真正的英雄就是武汉人,他们让我看到了一个城市、一个民族、一个过来的力量!这就是党的力量!中国的力量!


谢谢党,让我重新认识了自我

当前很流行一句话:每天我们都在与自己相处,最熟悉自己的人是我们自己,最陌生的也是自己。经过两个月的抗疫生活,我渐渐清楚了平日里的一些“模糊”,这不是“凡尔赛”,这段时间让我更清楚了自己的短板和前进的方向。

平日里的上班下班、带孩子,似乎就成了我生活的全部,以前的宏志也被现实抹去了踪迹。这段时间里,我看到那些人和事,感叹自己太满足现状了,就把平日简单的生活当成了自己的“理想”,殊不知作为青年党员的自己还可以奋斗的地方有很多。

结束支援后,我给自己立了一些“flag”,虽然抗疫奖章摆满了书房,但是我告诉自己这不是终点,这是激励我前进的警钟,未来还有更多的挑战和责任迎接着我,加油,自己!

基本信息填写
您的姓名:
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
问题类型:

select…

  • 内容无法访问
  • 信息不更新
  • 内容不准确
  • 错别字
  • 图片不准确
  • 其他
问题页面网址:
问题描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