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二一年夏,中国共产党诞生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红船上。在这其后的一百年间,这只承载着红色使命、流淌着红色血液,燃烧着红色理想的小船经历了无数次革命斗争的血雨腥风与改革图强的艰难险阻,终在一代代无私奉献的仁人志士努力下,成长为领航与守护中国人民的坚不可摧的红色巨轮。习总书记曾说:“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 值此党的百年诞辰,我们更应重温党的历史,坚定信念,明确方向,读好、学好、用好党史这部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用党对我们的细致关怀与悉心培养报答祖国热土人民,用党对我们的信念指引与智慧启迪效力民族伟大复兴。我们将永远铭记那一段段光荣灿烂的往事,永远不忘那一个个昂首无畏的斗士,不忘初心,开拓奋进,砥砺前行。
不畏牺牲,英勇救国,走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
二十世纪初,旧中国风雨飘摇,在此危难之际,五四运动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也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力排万难促成国共合作消灭北洋军阀;长征两万五千里解放土地武夺政权;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打败日本侵略;获得人民全力支持全面赢取解放战争……中国共产党在历史舞台上的角色越来越明亮,是它领导着中国革命到达新阶段,是它带领着中国社会翻开新篇章,是它指引着中国人民燃起新希望。
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这是历史的必然。没有哪一支队伍像中国共产党这样,用最彻底的态度宣战三座大山,用最先进的思想武装精神头脑,用最巧妙的战术破解敌人诡计,用最热忱的真心对待祖国人民。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举步维艰,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杀出了重围,赢得了胜利。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走过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党把一个崭新的中国带到了人民面前。中国人民从此重拾希望,站了起来,而那些在这条道路上誓死不屈的头颅、前赴后继的牺牲,呕心沥血的日夜,都因新中国的到来而熠熠生辉。
埋头苦干,改革创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在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完成社会主义基本建设后,中国终于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共产党在摸索前进中开辟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适应中国发展、利于中国百姓的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共产党就是这样一支先进的政党,它能以民为本,永远将人民摆在最重要的位置;它能在传统制度模式上推陈出新,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实现改革开放;它能重新定义共同富裕,消除平均主义的偏见;它能顺应时代发展与人民需求,建立起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它能提出依法治官、以法治权,建立民主政治,真正让人民当家做主……从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再到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中国共产党时刻保持着它的民主性、科学性、群众性、先进性与创造性,时刻保持着它的青春与活力,激情与热忱,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年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中来。
自信坚定,扬帆起航,走中国道路
五四运动的爆发源于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弱国无外交”,那时疲弱的中国几乎没有国际话语权,而在今年的两会上,习总书记说道:“经过这些年的发展,中国的70后、80后、90后、00后走出国门,已经可以平视这个世界了,这就是自信。”这就是走中国道路的自信!中国道路,经住了国际贸易摩擦的考验,完成了脱贫攻坚任务的验收,抗住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是党总结中华民族五千年宝贵历史所得,是党带领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所获,是党指引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向美好生活进发所期。
深耕在沃土,不忘来时路。我们不能忘记革命先烈面对敌人时的勇敢无畏,不能忘记劳动人民创造时期的实干兴邦,更不能忘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自信。我们要在神州大地上成为一只为民服务的孺子牛、成为一只创新发展的拓荒牛、成为一只艰苦奋斗的老黄牛,深耕细作、坚韧不拔,响应党与国家号召,推动高质量发展,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披荆斩棘、砥砺奋进、勇往直前。
作者:李诗涵 编辑:史杰蔚 刘欢 来源:财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