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约
挂号
联系
我们
就诊
指南
常见
问题
返回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预约
就诊科室: 心脏内科
医生姓名: 陈 茂
就诊日期:
就诊时段:
就诊地点:
预约挂号费用:
就诊卡:

-就诊卡-

  • -就诊卡-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个
注意事项:
提交
专业擅长
厚德精医,立诚笃行
个人资料 更多医生
陈 茂 心脏内科主任
科室:心脏内科
个人简介:

陈茂教授是我国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TAVI)开展的先行者之一,长期致力于瓣膜器官替代与修复即心瓣膜病介入治疗的临床与应用基础研究,在提高临床疗效和瓣膜病介入器械生物材料研发方面取得系列成果,推动了我国心瓣膜病介入治疗的发展和学术水平的进步。
作为医生,陈茂教授坚持以患者为本,注重术式的改进与创新,不断推动心脏瓣膜病及心脏疾病的微创化及无创化治疗。2012年,陈茂教授组建心脏瓣膜微创治疗团队,完成西部地区首例TAVI手术;2015年,陈茂教授带领团队完成全球首例预装载干瓣植入;2017年,陈茂教授推动首个国产TAVI瓣膜上市;2019年陈茂教授带领团队突破TAVI年手术量200例。在陈茂教授的带领下心脏瓣膜病微创治疗团队不断围绕心脏瓣膜疾病的心脏内外科治疗、心脏影像、心脏护理和康复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综合建设,并在国内现有微创治疗技术领域(主动脉瓣、肺动脉瓣及二尖瓣病变)取得全国领先,吸引全国各地患者不远千里前来就医。作为国内领军瓣膜病微创治疗专家,陈茂教授在我院主持多项临床器械评估及应用,同时着力推动二尖瓣及三尖瓣疾病的微创器械的研发与应用。

学术任职
职务
ESC、PCR、TCT、CSI等会议的专家会员
London Valves会议、Tokyo Valves会议联合国际主席
PCR—CIT China Chengdu Valves会议、中国中西部心血管病会议执行主席
四川省医学会心血管病专委会前任及候任主任委员
长城国际心脏病学组委员会县域心血管医师联盟副理事长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心血管疾病预防与治疗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结构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结构心脏病学组组长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常委
FCSC,FACC,FESC,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常委
成果展示
医疗成果
医疗新技术
科研成果
代表性论文
科技成果奖
医学案例

李奶奶家住在贵州省六盘水市,虽患有眼部黄斑病变和高血压的她,却和大多数母亲一样,数十年如一日地悉心照顾着整个家——带孙子、买菜、做饭……
在外人看来,黄发垂髫,怡然自乐;含饴弄孙,其乐融融。
可在今年1月,李奶奶出现了胸闷、乏力、眼前发黑等症状,在医院工作多年的女儿心里立即敲响警钟,随即带领李奶奶去往了当地医院进行检查,最终确诊为中度单纯主动脉反流。由于李奶奶年龄较大和心理因素,当地医院建议进行保守治疗。而进行了4个月保守治疗后,李奶奶的病情突然加重,眼前发黑频率越来越高,生活质量急剧下降。谈及病重时的感受,李奶奶说:“感觉自己像得了癌症一样,一切来得实在是太快了。”而陪伴着李奶奶的孙子也觉察到了奶奶的变化
“她开始渐渐只去离家近的超市买菜,走两步路都得歇一会儿。在没生病的时候,她还能背着我到处玩呢。”
病魔似乎只给李奶奶留下了进行开胸手术一条道路。

然而,转机突然出现在了中西部心血管会议上。在熟人的介绍下,李奶奶的女儿通过会议了解到了华西医院陈茂教授的团队正在进行经股动脉TAVI手术治疗单纯主动脉反流作为TAVI手术的运用拓展的案例。在对手术过程、风险等相关情况有了一定了解后,李奶奶女儿与李奶奶进行了充分的沟通。最终,祖孙三人在今年7月踏上了去往华西的求医之路。
说起母亲,李奶奶的女儿泪眼朦胧:“父亲在我八岁那年就已经去世了,母亲一个人把我拉扯长大,很不容易。由于职业原因,我在医院见过了太多病人开胸手术后恢复的痛苦。母亲操劳一生,到如今耄耋之年突然生病了,作为子女不忍心让她再经历这样的痛苦了。所以在知道经股动脉TAVI手术治疗单纯主动脉反流的手术创伤小、恢复快之后,我就决定要带她来接受这次治疗,虽然费用比之前高了,但能为她减轻一点痛苦也是好的。”
李奶奶入院后,医生对她进行了全面的身体检查并制定了详细的手术方案——在局部麻醉下通过穿刺股动脉,建立同通道并植入瓣膜。7月,李奶奶按期进行了手术。手术进行得很顺利,李奶奶在镇静的情况下完成手术,第二天就从重症监护室转出,并开始逐渐下地活动。对于自己的身体状态,李奶奶看着站在床边的孙子,笑着说:“之前的症状都在一点一点减轻,也不胸闷难受了,以后我还能继续照顾他呢。”

今年84岁的刘爷爷曾是饱受疾病困扰的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多年的病史,让刘爷爷深知这个病的严重性。对于主动脉瓣狭窄,由于心脏“门户”无法打开,外周脏器血供减少,心脏功能进行性减退,患者死亡风险极高。
起初,刘爷爷面对这些医学名词也是十分迷茫,经过与病魔多年的斗争,他成为了“半个医生”,他说:“我们的心脏里面有许多个“房间”,每个“房间”都有出入的门,主动脉瓣就是心脏的“出口”,狭窄就像“门”堵住了,血液流不出来,身体没了营养,自然就会越来越差。”
疾病对患者造成的危害是刻骨的,从开始的活动能力下降到最后三次被医院下病危通知,老人被从鬼门关拉回了三次。到疾病后期,老人除了静卧休息,连更衣似乎都成为一项难以完成的任务。
父亲的日渐衰弱,家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一家人四处求医。而由于老人家年事已高,已无进行传统外科手术的机会。
然而幸运的是,彼时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正在我国蓬勃发展。这种微创化的治疗方式可以不用开胸即可治疗主动脉瓣。抱着仅存的一丝希望他们来到华西医院,找到了陈茂教授和他的团队。经过多学科专家反复讨论与严密的手术计划后,团队决定为老人家进行了TAVR手术。手术过程是顺利的,术后老人得以康复。
TAVR手术为刘爷爷驱走了病魔,同时也为老人带来了生活的自信。现在谈起自己的恢复情况,他信心满满:“我的手术非常成功,我常对夫人说,老伴儿,我又可以再陪你二十年了”。相对与老人症状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更重要的是,他可以和他的老伴儿续写属于他们的动人故事。
两位耄耋老人,重获生的信心,得益于瓣膜病微创技术的发展。 “医者仁心以苏万物,睹朝暮而盼林风”,也许说的就是这样的故事吧。

新闻动态
科普专栏
更多
基本信息填写
您的姓名:
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
问题类型:

select…

  • 内容无法访问
  • 信息不更新
  • 内容不准确
  • 错别字
  • 图片不准确
  • 其他
问题页面网址:
问题描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