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两名来自澳门镜湖护理学院的大四交流生到心脏大血管外科进行为期两周的交流实习,两名交流生为心脏大血管外科的护士分享了名为《生死教育》的小课堂。在澳门,《生死教育》是每位护生的一门必修课,然而我院心脏大血管外科的护士几乎没有接受过相关培训。因此,此次课程激发了大家强烈的好奇心。
本次小课堂主要包括两个活动,一个是“水的传递”,另一个是“扔鸡蛋”。在“水的传递”活动中,讲者邀请了8人进入活动场,参与者们排成纵队,由第一个人将水瓶中的水倒入第二个人的水瓶中,如此依次进行,直至将水倒入队伍最后一人的瓶中。由于每人手中的水瓶瓶底都有小洞,最终倒入最后一人瓶中的水所剩无几。这个活动结束后,最后一名护士看着所剩的不足1/5瓶盖的水,心里特别难过。讲者认真听取了大家对活动的感受,总结到我们每个人的生命犹如这杯子中的水,有的人多,有的人少,但是不论自己杯子的水有多少,我们都应该好好珍惜自己有限的时间,把生命过得更加充实和有意义,同时也应该照顾好每一个病人,因为生命是如此珍贵。
在“扔鸡蛋”活动中,主讲人为每人发放了一枚鸡蛋,要求大家在上面写上自己最爱的人的名字或者画出自己最喜欢的画。接着,她们随机拿走了一人的鸡蛋并邀请了4人进入活动场围成一圈,按顺时针方向由一人向另一人抛鸡蛋,大家的任务是保证鸡蛋完整。在进行完一轮后,讲者加大难度,要求参与者扩大圆圈后再抛掷或是呈对角线抛掷。在经过惊险刺激的4轮后,参与者中一人出现失误,鸡蛋终于砸碎在地上。当鸡蛋破裂时,大家都发出了遗憾的叹息。在这个活动中,参与者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也体会到了努力后仍挽救不了生命的遗憾。课堂最后,镜湖护理学院的护生也给大家分享了自己在课堂上学到的生死教育课的感触。
在中国,由于文化原因,大多数人都比较避讳谈论生死。但在心脏大血管外科,抢救患者就是和死神在争夺生命,他们见证了无数的生离死别,需要具有强大的心理素质才能够充分地与患者家属共情,却不出现职业耗竭。白阳静护士长表示:本次《生死教育》课堂是心外科一次新的尝试,不仅让护士正确面对患者的生死,珍视每一个生命,也让我们对死亡充满了敬畏。这种颠覆传统的讲课方式充分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以后将继续在心外科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