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美国布朗大学医学院内科和骨科学系终身副教授、我院骨研究所特聘教授杨天文受邀到我院骨科作专题讲座,骨科70余名青年医师参与本次讲座。讲座由骨科周宗科书记主持。
杨教授作了题为“条件性基因敲除、敲入和活体细胞示踪技术在骨、软骨发育和疾病中的应用”的专题讲座,围绕SHP2在骨、软骨的发育和稳态中发挥的重要作用,骨软骨前体细胞SHP2信号通路异常将导致的结果,SHP2如何参与骨软骨前提细胞分化,软骨前体细胞和软骨细胞SHP2缺失导致转录因子SOX9表达升高的结论以及多种SHP2信号通过能够帮助抑制退变、促进软骨再生和骨的形成等方面内容进行了精彩分享。
骨科青年医师针对讲座内容提出了一系列问题,如:基因敲除的效率是多少、RNAscope技术的要点,在组织修复过程中干细胞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可否用该理论寻找到尿源性干细胞来源等问题,均得到杨博士耐心细致的回答。
周宗科书记作总结发言,他表示杨博士有强大的研究团队与丰富的研究经验,希望骨科的年轻医师能利用科室提供的高质量学术交流平台,向杨教授研究团队虚心学习,创造高质量的科研产出。杨天文博士则表示,希望今后能与华西骨科有更多的合作机会,促进双方在科研方面的发展。
杨文天博士1985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医学院获医学学士,1993年获华西医科大学分子生物学博士并在华西医科大学完成了3年的博士后研究,是华西第一批在站博士后人员。在华西求学工作期间师从胡孝素和戴保民教授,以主研人员获得了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后赴美国著名克利夫兰医学中心(Cleveland Clinic)和哈佛大学医学院留学,在Benjamin G. Neel等知名教授的指导下完成博士后研究工作。文天博士是受训于川大,立足于海外的华西学子之一。目前在包括Nature, Nature medicine, Developmental Cell, Molecular Cell, PLoS Genetics, PNAS, Immunity, Blood, Leukemia 和 FASEBJ 等杂志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多篇SCI论文,平均影响因子达(IF)10 以上, 最高单篇达IF:44。Dr Yang实验室创建的模式动物已被多国多个研中心应用于骨病、肿瘤学和干细胞研究。Nature, Science Signaling和Developmental Cell 等杂志有专文述评介绍他的工作。杨文天共计获得美国NIH和私人基金会研究经费500多万美元。他参与的布朗干细胞研究中心重点项目已获NIH 880万美元资助。目前Dr Yang还拥有3项美国国家专利。杨文天博士受邀在多个国际学术会议作专题报告,参与NIH和多个州的干细胞研究项目评审,并受邀为Cell,Blood,Bone Research, PNAS, JCI等多个顶尖杂志审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