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约
挂号
联系
我们
就诊
指南
常见
问题
返回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华西病理标本博物馆:从传说中让人不寒而栗的“密境”到公众可以亲近的科普基地 2012.02.20

       


大标本博物馆

大标本陈列室

上个世纪90年代杨光华校长陪同卫生部副部长来参观位于
原核医学病理楼的大标本陈列室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病理科老主任姚先莹教授在老八教大标本陈列室
 
 

 

        医学解剖和病理标本,对医务工作者来说平常而普通,但在坊间却有着传奇一般的神秘和好奇,并由此导致些许恐惧,甚至让不少年轻人对学医望而却步。而华西医院“医学科普教育中心”的病理标本博物馆正在让这种传说变得不再神秘,让部分年轻人学医的顾虑荡然无存。
        在成都市锦江万里桥头的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新教学楼内,建有我国最大的病理学标本博物馆,共收集4000余个病理大标本和5万余张病理切片,分别陈列于“标本示教室”、“标本陈列馆”和病理实习教室中。
        走进博物馆,这里没有想象中的“恐惧或神秘”氛围,看到的只是学科的严谨和对科学的信仰,还有对人身体更深层次的解读和对各种疾病知识。所有的标本按照国家级病理学规划教材的教学内容进行整理排序,同时配以精心编撰的中文和英文的文字说明;为了弥补福尔马林固定标本颜色失真的缺陷,每个标本还附有同一疾病的彩色照片。其中一些病理学标本现已是全国罕见、世界稀有,现任病理教研室主任、国家级教学名师李甘地介绍说。
        管理博物馆的老师成娘给记者一一介绍 “镇馆之宝”,几乎每一件标本就有一个传奇般的故事:比如一件罕见的毛发胃病理标本,“这个患者小时候常常被母亲背在背上干农活,他就扯母亲的头发吃着玩儿,后来发展成癖好,长大后又扯自己的头发吃。”成娘说,胃液对人的头发无消化作用。10多年后,被患者吃下去的头发和胃中的食物结合在一起,渐渐填满他的胃形成了毛发胃,这个标本是病人手术后留下的。还有一个薄如蝉翼的肾脏,是一名患肾结石农妇的肾。成娘说:“50多年前,医疗条件远不如现在,那名患肾结石的病人不能排小便,又找不出病因和治疗方法,活人真就被尿‘憋死’了。这名患者的肾脏已经被尿液撑得又大又透明。”成娘说,现在只要通过药物或仪器排石碎石,就可治愈这种疾病,所以几乎不太可能再收集到这种病理标本了。
        筹办如此规模庞大的博物馆,标本的收集无疑至关重要,可以想见,过程并不轻松。早在1936年,我国第一代病理学家侯宝璋在华西协合大学(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前身)创建了病理学系,开始搜集制造病理标本。后来,病理学界知名专家陈钦材、江晴芬教授、杨光华教授在此呕心沥血工作。从上世纪50年代博物馆成立,历经4代病理工作者的辛勤劳动才成就了全国罕见、世界稀有,极具教学和文献价值的病理标本博物馆。
        华西病理学标本博物馆作为华西病理学教学的重要手段和内容,其展示的不仅仅是病理学本身,更展现了一个团结向上的教学团队。作为国内最早进行病理学教学、诊断和研究的单位之一,华西病理学通过70多年教学活动的积累和团队不懈的努力,已成为了具有一流师资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水平和一流教学管理的教学团队。在最近的8年中,华西临床医学院的病理学教学先后获得了“国家级精品课程(2003年)”、“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2005年)”、“国家级教学名师奖(2006年)”、“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008年)”、“国家级教学团队(2009年)”共五项教学奖/教学改革项目。为国家,尤其是为西部地区培养了大批病理学人才。
        病理馆内,“标本示教室”里陈列的标本、切片是医学生教学必须掌握的知识,相当于教材,同学们要在这里上课、复习、实习和考试。而更大的“标本陈列室”是教学内容以外更多的疾病标本,同学们可以在这里开阔眼界,扩大知识面,认识很多历史上曾经存在、现在已经罕见的疾病,这相当于学习的参考资料。总之,在这里,医学生可以更直观、更深刻的理解教材,掌握知识。
        而对于社会来说,这里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科普场所,正在帮助人们认识人、认识疾病。
       “过去,博物馆未对公众开放过,只是在医生下乡做科普宣传时,会带一些疾病标本让大家看看。”李甘地主任说,2011年5月,华西医院将病理学标本博物馆和心肺复苏实验室等教学资源整合成立“医学科普教育中心”,由医院临床技能中心统一运作服务,有计划地定期向社会大众开放,真正履行医学教育工作者的社会责任。
        看过脂肪肝、吸烟者的肺等常见病的标本后,不少市民慨叹,“看了这些标本,晓得吸烟、喝酒都要控制了”。这也印证了博物馆开放的目的,“让人们亲眼目击吸烟、吃高脂肪食物等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普及健康教育,希望观众看过之后,能更加珍爱性命、珍惜健康,”李甘地主任表示。
        成娘告诉记者:去年一个其他大学的学生十分忐忑的来参观,完了后,她说除大开眼界外,原来的恐惧心理完全消失,而且她决定马上从那个大学退学,重新参加高考,投身医学事业。原来该同学家庭和本人都有意学医,但因恐惧解剖学而不敢报考。
        2011年底,成都市委、市政府有关部门领导及各界市民代表对成都市科普基地进行了集中检查评估。在华西医院“医学科普教育中心”,代表们被病理博物馆深深吸引并震撼。市民代表认为:这样将专业教学资源开放给社会公众的形式好,效率高,建议今后中心要进一步扩大辐射服务受益面。最终,华西医学科普教育中心在受检科普基地中评分名列第一。

 

作者:刘欢 廖志林 来源:宣传统战部
基本信息填写
您的姓名:
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
问题类型:

select…

  • 内容无法访问
  • 信息不更新
  • 内容不准确
  • 错别字
  • 图片不准确
  • 其他
问题页面网址:
问题描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