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解决新生儿血管细小、经静脉输入TPN等高浓度的营养液极易引起静脉炎、且稍有不慎液体外渗引起患儿局部皮肤坏死等问题,去年3月,小儿ICU成立了新生儿“PICC”品管圈,旨在减轻患儿静脉治疗相关并发症的痛苦、减低临床护士的工作压力和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
在该品管圈中,护士要对每一个患儿进行充分的评估、筛选适应症患儿,配合医生与患儿家属进行沟通,正确把握置管时机,并对患儿的置管部位、导管型号、置入长度等进行登记,每班做好置管维护;同时品管圈成员定期开展新生儿PICC置管现状分析讨论会,对成功和失败案例进行分析和总结,并在科室内开展PICC相关专题讲座,对科室护士讲解PICC置管后如何进行维护等注意事项。
“PICC”品管圈自成立以来,已成功开展新生儿PICC100余例,院内会诊3例,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患儿因输注高浓度静脉液体引起的皮肤问题,减轻了护士的工作压力,大大提高了病员家属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和满意度。同时,还在医院兄弟科室中引起了很好的反响,3月9日,小儿ICU“PICC”品管圈成员罗玉兰为肿瘤综合病房一位仅1岁的患儿从左肘正中静脉成功穿刺PICC,并为该病房护士和家属详细讲解了PICC术后置管维护事项,此项业务的开展不但拓宽了婴幼儿PICC的发展范围,更进一步减少了患儿的痛苦和家属的抱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