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5日,在腹部肿瘤科示教室召开了国家I类临床新药,甲苯磺酸多纳非尼的I期耐受性和药代动力学临床研究的启动会,肿瘤中心副主任陈念永教授、腹部肿瘤科主任毕锋教授、肿瘤中心多位教授、医师以及GCP中心人员参加了启动会。这也是腹部肿瘤科首次承担新药的I期临床试验。
2006年,中国SFDA批准了索拉非尼用于晚期肾癌治疗,2008年,索拉非尼又被批准用于晚期肝细胞癌的治疗。甲苯磺酸多纳非尼是由我国自主研发的1.1类专利化学新药,采用新颖独特的药物化学技术,将索拉非尼分子上的甲基取代为三氘代甲基,突破了其母体化合物甲苯磺酸索拉非尼的专利。并且在前期的细胞株试验及动物试验中显示了与索拉非尼相当的抑癌活性以及相对比较明确的药效学、药代动力学、毒理学数据。
该I期临床研究由腹部肿瘤科和GCP药物试验中心共同合作完成,毕锋教授任项目的主要研究者(PI),该研究是单中心、开放、剂量递增的I期耐受性及药代动力学临床试验,其目的在于评价口服甲苯磺酸多纳非尼片的安全性和耐受性特征并观察在设定剂量组中可能出现的剂量限制性毒性和最大耐受剂量。
该研究入选标准主要是纳入转移性或局部晚期恶性实体瘤并缺乏标准治疗或不具备标准治疗条件的患者。患者一旦入选将免费得到相关的治疗及检查,并且会向患者提供一定数额的交通、营养补助。
腹部肿瘤科目前已承担了多项GCP临床药物试验项目,无论是试验完成质量还是数量上都得到了同行的认可,并且在2012年度GCP年终总结会上被授予了两项褒奖。此项I期临床试验将进一步推动科室GCP工作的发展,也同样有望使甲苯磺酸多纳非尼成为安全、高效的新型抗肿瘤药物,一旦其开发成功必将推动抗肿瘤治疗的发展,为广大肿瘤患者带来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