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20日8:02分,四川雅安地区芦山县发生7.0级大地震。地动山摇的一刻让多少芦山人民家破人亡,妻离子散。而这也牵动着华西儿女的心。经历过汶川地震那刻骨铭心的伤痛、经历过玉树地震那终身难忘的挑战,经历过彝良地震那记忆犹新的历练,这一次,ICU党支部再站了出来,投入到紧张的医疗救援工作中,日以继夜,用汗水与意志,筑起抢救伤员的生命长城!
出发!去最需要我们的灾区
4月20日清晨,大地的剧烈震动让已历经三次抗震救灾的ICU医护团队有了敏锐的警觉性:又要整装待发了!
按照医院工作需求,结合个人地震救援经验,金晓东书记与同为党员的科室主任康焰教授商量后,陆续派出医护人员参加到华西医疗救援队中:
第一支医疗队:ICU派出金晓东支部书记、党员周琰主治医师,驻点在芦山县人民医院,向宝兴县灵官镇转移。参加转运地震伤员53人次,会诊70余人次,巡视300多人。
第二支医疗队:派出党员尹万红主治医师,作为第二队的队长,驻点在雅安市人民医院,筛检病人40余人次,救治危重伤员5人,抢救并转运危重病人2人。
此后,ICU支部又陆续派出党员廖天治骨干护士、吴丹副护士长等同志,跟随我院医疗队至宝兴县穆坪镇,驻点在芦山县双石镇参加救援任务。
派出的各名医护人员均顾不得旅途颠簸的疲惫,顾不得余震不断的危险,没有一丝懈怠,立即投入到危重伤员的救护中。
在转运一名喉头痉挛的患儿途中,尹万红医生与麻醉科医生及时发现患儿突然意识淡漠,口唇紫绀,判断患儿发生了完全性上呼吸道梗阻,需要立刻行气管插管。此时此刻,时间就是生命,尹医生迅速配合麻醉师紧急对患儿进行气管插管,及时挽救了患儿的生命。随后,在开往华西医院的途中,一直为小孩捏呼吸球囊进行人工通气,保障患儿呼吸顺畅氧供充足,顺利将患儿护送到华西医院。目前,该患儿在我院小儿ICU接收治疗,生命体征平稳。
坚守!病房也是前线
前线的抢救在紧张的进行,可是,谁说ICU本身不是前线?芦山灾情严重,当地的医疗救治条件有限,而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作为西部最顶尖的三甲医院,当然是救治伤员的重要阵地。
震后,重症医学科党员康焰主任、田永明护士长亲临现场指挥,对科室医疗救援工作进行整体部署,重症医学科各病区积极响应,所有小组成员迅速集结,紧急集合ICU医生40人,护士200余人,呼吸治疗师10余人,全体人员处于积极备战状态,随时待命。
在医院的领导与支持下,不到半天时间SICU已为灾区伤员预留床位20余张,重症医学科预留床位达30余张,并准备了足够的呼吸支持设备和物资:呼吸机30余台,转运呼吸机7台,氧气钢瓶15个,纤维支气管镜5根,以及足够的简易呼吸球囊和呼吸治疗物资;为急诊科配送转运呼吸机两台。同时积极协助其他科室,保障伤员转运途中的安全。
4月20日11:45,第一位重症伤员转入SICU救治。
4月21日14:00 ,ICU收治地震重症伤员15名,其中有创机械通气病人9人,无创通气病人1人,氧疗病人5人。
4月21日14:10,呼吸治疗师为两例地震伤员实施床旁纤维支气管检查治疗,1例是伴有气道出血的患者,另外1例是术后咳痰无力且痰液较多的患者,两例患者经治疗后呼吸功能明显改善。
4月21日14:20为第1例机械通气重症伤员成功撤离呼吸机和拔除气管插管,目前病员经鼻塞吸氧治疗,生命体征平稳。
4月22日16点,经过外科医师与重症医学科医师共同评估后,ICU顺利转出第一例地震重伤员。
4月22日18点,ICU收治地震重伤员24人。
4月23日18点,ICU收治地震重伤员29人。
……
在确定华西医院作为芦山地震危重伤员的救治中心后,源源不断的重伤员被转运到华西医院ICU。所有ICU医护人员自觉取消休假,坚守岗位,为抗震救灾尽一份力量。
抢救!为了总理的嘱托、人民的信任
李克强总理在我院查看地震伤员后,作出指示“要尽最大努力减少伤员的致残率”,卫生部领导、四川省委省政府、卫生厅、四川大学等各级领导也亲自到我院指导危重病人抢救工作。李为民院长、敬静书记、程南生副院长等院领导都多次到病房关心了解病人情况,以便提供帮助。
ICU病房到处都是工作人员忙碌的身影。
为了保证每一位重伤员的抢救治疗都及时准确有效,科室每天都组织协调会诊组到ICU病房巡视,筛查高危病人,共商治疗策略,保证给予每一位重症病人的最佳的治疗方案。当病人病情加重时,医生护士们更是坚守在床旁,认真观察每一项症状体征的变化,及时针对性的作出治疗,病员病情不断反复,他们就通宵达旦坚守病房指导抢救治疗。
他们的病情和伤口需要处理。然而他们对地震的恐惧、对陌生环境的紧张,对语言不通焦虑也都需要及时的解决……
ICU行动起来,联合了骨科,肾内科、心理卫生中心、妇产科以及各生化检查科室等,对多个病人开始全面的治疗和护理。
为病人止血、换药包扎、抗感染、平衡病人的内环境和营养,治疗病人的挤压综合征和骨筋膜室综合征等并发症,ICU在行动!
而我们的伤员,就是在这医生护士忙碌的日日夜夜里,在中央、省市、医院各级领导的关怀下,就是在ICU优秀的医疗水平、精心的护理中,就是在工作人员和广大志愿者真情的关心宽慰下,一步步好了起来……
地震后,重症医学科SICU收治了许多地震危重伤员,他们大多数都是从灾区直接转入我院,都没有日常用物、生活用品等。为此,科室为每个地震伤员准备了纸巾、毛巾等,为可以进食的病人精心准备合理的营养膳食,从生活上的每一个细节和点滴关注着他们,让他们得到最好的医疗和护理。
来自雅安芦山县芦阳镇金花村、6岁多的王宇小朋友,因地震致 “左颞枕挫裂伤伴血肿形成,腰椎骨折,骨盆骨折,胰腺挫伤”收治入SICU。入科后,小王宇得到积极救治。由于小王宇年龄较小,看到周围都是陌生面孔总是哭个不停,在责任护士的安慰下,小王宇稍显安静,但情绪依然不好。为此,科室为他开小灶,专门请王宇的妈妈暂时进入病房安慰小王宇。经40小时的加强治疗后,小王宇于22日下午顺利转出了SICU。
一名地震患者在地震中受到惊吓,对陌生环境不适应的患者感到了医院的温暖,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争先!让党旗在ICU支部飘扬
ICU党支部成员带领普通职工,在这次的抗震救灾中积极行动,切实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支部书记金晓东同志,在地震前一周便因高血压发作,一直头痛不适,血压一路飙升至170/110mmHg,可是他丝毫不顾自己的身体,没有向任何领导说出自己的身体状况,积极投身一线。按照医院工作安排,他于4月23日夜晚从前线撤离。没有顾得上回家洗去满身的疲惫,直接回到了病房,与坚守在病房的医护人员们汇合,迅速了解目前在院的重症伤员基本情况。第二天,又在医院各级领导的指导下,与科室主任一起,商讨下一步工作方案,并亲自到收治地震伤员的科室逐一对危重伤员进行评估和排查,确保病人的安全。在紧张繁忙的工作中他不忘紧急召开党支部会,号召ICU的党员行动起来,积极在科室关键繁忙时刻起好党员同志的带头作用。
党员康焰教授作为ICU的负责人,在病房的抢救过程中,他参与完成了每一个伤病员的诊治,对所有的到达SICU的伤员病情了然于胸,密切与病人的交流让他和伤员之间建立了很好的感情,对于病人的康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党员田永明护士长,在科室接到任务后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忙碌。负责病房的护理人员安排,负责病房伤员的日常护理和身心调节。到达ICU的物资的调配,只要是伤员的一切治疗护理后勤都是田永明护士长直接负责。
党员周永芳医师,离分娩不到半个月,正在家中待产,地震发生后,立即回到科室,搜集整理资料。
入党积极分子刘畅医师,妊娠五个月,顾不得妊娠反应的不适,依然奔走在危重病人床旁。
入党积极分子左艳艳住院总,一个个子娇小的女孩子,持续高烧,每天打着点滴,坚持查房。
康焰主任、金晓东书记、田永明护士长、王波医师、胡志医师、尹万红医师……他们的爱人也都是医务工作者,也忙碌在救治病员的一线;胡志医师、田永明护士长,还有许多护士,他们的孩子都很年幼,家中也有老人需要照顾,可是,在他们的心中,没有大家何来小家?他们只有一个信念:救治伤员!所以地震发生后至今,他们一直坚持在一线,没有回过一次家,始终坚守在地震伤员身边,坚守在救治生命的阵地上!
在党员的带动下,不少群众也主动请缨上前线,主动加班加点守护伤员!
还有抢救工作中忙碌的科室兼职通讯员,及时搜集整理 ICU救治重症伤员的最新信息,每天及时在医院官网上发布着ICU救治动态……
大家都在做着本分的工作,都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不平凡的事。收治的病人多、病情重,护理工作自然相当繁重。党员同志们纷纷带头取消休假,而且经常加班加点,护理病人,执行医嘱,照顾生活……虽然工作繁重,每个人却无怨无悔,每个人都知道,这是一场艰苦的战斗,而战斗的不是一个人。
灾难在不断的考验着我们的民族,也考验着华西医院ICU支部的全体人员,考验着大家的团结、爱心、责任与坚强。灾难面前,华西医院ICU支部又一次在抗震救灾的战斗中,经受住了考验,他们以实际行动实践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并在抗震救灾中, 让党旗持续在ICU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