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8时2分,雅安市芦山县突发7.0级强烈地震,成都地区震感强烈。大地剧烈的震颤打破了成都平原的宁静,正在都江堰参加学术会议的胡杨来不及多想,他以最快的速度赶回医院集结待命。胡杨,这个在彝良地震中勇于争先、冲锋在前的胸外科主治医师,再一次挑起了重任。
再担重任,冲锋在前
20日地震发生时,胡杨和车国卫教授正赶往都江堰参加“肿瘤靶向治疗相关机制研讨会”。胡杨通过微博得知雅安发生7级强震,医生的职业敏感性让他第一时间意识到“此事不小,医院会有任务”,和车国卫教授商量后,决定立即动身返回成都,在路上接到了医院要求10点集结的命令。然而,此时回成都的道路已变得十分拥堵,当他心急如焚的感到医院时已经中午12点多,没能赶上第一支医疗队出发的时间。此时胡杨又接到医院要求待命的通知,准备随时出发!20日晚10点左右,他接到医院通知:“你作为第二支医疗队成员,明天早上6点在医院集结,乘直升飞机空投宝兴!”
21日上午10点,胡杨一到宝兴便立即投入工作,出诊、接诊、查房、转运……忙碌了一天到晚上10点左右,胡杨主动提出“我年轻,第一晚我来值夜班”!22日晚胡杨本来可以休息,但他还是坚持到凌晨2点左右才休息。这天晚上他和“战友”睡在一台一直在工作的柴油发电机旁,自称“睡觉很死”的胡杨,躺下一个小时“硬是睡不着”……凌晨3点接到指挥部通知,要求我院医疗队派一名心理卫生医生接诊一名狂躁的精神病患者,作为一名胸外科医生此事并不在他的专业范围内,考虑到同事一个人来回不安全,他主动提出和张蒙蒙医生一起出诊。张蒙蒙医生回忆:“幸好胡杨和我一起去了,我一个人真的整不住。这名病人被带回宝兴县人民医院后仍然大吵大闹,打了镇定剂好半天才起作用,他一直和我一起守着的”。等这名精神病患者镇静下来已经是23日早上6点……洗把脸,他继续战斗!
走村入户,送医送药到农家
抗震救灾进入23日,县城地区的医疗资源已经比较充足,但边远乡村仍然缺医少药,指挥部命令:各医疗队务必在当晚12点前将群众急需的药品送至指定村组,于是胡杨和“战友们”从当天下午5点左右开始冒雨送医送药!
24日胡杨一行三人,乘救护车前往庄子村送医送药。下午他们前往该村海拔最高的两个组,为节省时间,他们决定乘救护车前往。通往这两个组的道路是非常狭窄的“Z”字形盘山路,和摩托车会车都困难,当救护车行至最后也是最陡一个弯道时,出现打滑现象,在车内都能闻到车胎和路面磨出来的味道!胡杨现在回忆起当时一幕还心有余悸:“如果救护车滑下去,就直接掉到山脚……”
26日下午两点,胡杨和第二医疗队成员乘车返回,在宝兴至雅安的路上遇上塌方,晚上10点左右才回到成都,第二天一大早他便赶往上锦分院值班……
灾难之中显英雄,党旗之下宣誓言
胡杨回忆前两次抗震救灾经历时说:在抗震救灾一线,我的心每天都被震撼着,很多当地的共产党员,失去了亲人和家园,然而他们始终坚持奋战在抗震救灾第一线,他们的行动,给我上了一堂生动而感人的党课!采访中胡杨多次提到在彝良和此次雅安抗震救灾期间,曾勇副院长“用一名老党员的言行,影响着我,带领着我。就是在曾勇副院长这样的老党员的感召下,我感到了党就是一心一意为老百姓着想,为人民服务的。”在抗震救灾第一线的所见所闻,使胡杨坚定了加入党组织的信念!
4.20芦山地震发生后,胡杨再次主动请缨作为第二支医疗队成员赶赴地震灾区。到达宝兴后,他不怕苦、不怕累,无论在行进途中,还是在救援现场,处处冲锋在前,始终把能够参加救灾任务作为向党组织靠拢、接受党组织考验的一次难得机会。医院抗震救灾医疗队临时党支部根据胡杨同志在救援工作中的突出表现和平时的考察,同意他“火线”入党。4月23日中午12时,胡杨面对鲜红的党旗举起右手,在医疗队临时党支部全体党员的见证下,郑重宣誓加入中国共产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