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约
挂号
联系
我们
就诊
指南
常见
问题
返回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抗震救灾“党旗飘扬,党员争先”——记急诊科赴芦山医疗队党员群像 2013.05.02

即刻待命紧急出发

420802分,成都和距离它175公里外的雅安芦山一样,陷入了强烈的震感中。

叶磊,中共党员,急诊科副护士长;胡海,中共党员,急诊科普通医师,此时他俩正在西装西装革履在锦江宾馆,参加华西医院急诊科举办的首届急诊国际高峰论坛。余海放,中共党员,急诊科普通医师,此时的他正在华西医院急诊科,开始早查房工作。

强烈的震感过去后,普通市民还处在惊恐之中,可是身为华西医院急诊科的一员,经历了2008512汶川大地震,2010414青海玉树大地震的洗礼,他们三人都敏锐的意识到可能出现的紧急救援,都在心里作好了应急的思想准备。

果然,经过高峰论坛外的紧急科室管理小组会议,叶磊被委托紧急回到科室着手准备抗震救灾物资,他在未通知家人的情况下,第一时间回到科室指导护理在院病人、并同时主动积极筹备救援物资;胡海被通知立即赶到医院准备奔赴芦山灾区,他从宾馆出来的时候没有打到出租车,于是他一路小跑,气喘吁吁的赶回科室;而尚在急诊科的余海放已经做好了放弃休息时间的准备,一直在科室待命。

上午1005分,由曾勇副院长带队,急诊、ICU、骨科、神外、麻醉等22名医护人员组成,7辆车组成的我院第一支抗震救灾前线医疗队携带大量急需的救援物资赶往雅安芦山地震灾区救援。叶磊、胡海、余海放第一时间被派往灾区,三人心里已经为即将开展的医疗救援工作做好了准备!

主动分工各司其职

当医疗队到达芦山县人民医院时,大家发现由于地震给医院建筑带来了裂痕,为了安全,伤员们被安置在医院后面的广场上。而在临时搭建起横七竖八的小帐篷里,躺满了地震伤员以及县医院原有的住院患者。

顾不得没有水没有电的现状,为了尽快投入医疗救援的工作,叶磊、胡海、余海放三人主动分工:

叶磊负责救援队物资调度工作,对救援队在灾区工作的物资进行管理调度和组织;胡海则负责分检,但医院水电条件都缺乏,无法采用现代的诊疗手段进行分检,他只能通过既往的临床经验进行科学分检,并就地取材用树枝放在伤员帐篷上做标记,放眼一望就知道危重伤员在哪个帐篷里;而余海放则担任起护送地震伤员回成都的重任……

穿越飞石营救“孤岛”

就在大家在芦山县人民医院刚展开工作时,胡海突然接到曾勇副院长的召集,要立马组成8人突击救援队,赶赴极重灾区“孤岛”——龙门山宝盛乡。

收拾好“行囊”后,突击小分队立即坐上前往宝盛乡的救护车,但在行驶一个多小时后,他们在狭窄的山路上被一块巨石拦住了去路。前方,一块奇形怪状的巨石如拦路虎盘踞于路中,救护车无法通行;旁边,装载机正在试图挖开巨石,可在尝试几次后都以失败告终。突击小分队的成员们焦急地等待着,看来,短时间内救护车短没法通行了,但宝盛乡的地震伤员不能等。就在此时,曾勇副院长决定徒步进山,一行人带上救援必需品,爬过巨石向山中进发。

继续前行山路越变越窄,一边是悬崖,而另一边是绝壁,为了与时间和生命赛跑,小分队队员们相互鼓劲,加快了脚步。不过,走了一段路,小分队却又被值守的武警官兵拦下了,“前面是飞石区,非常危险!”在向武警表明身份和来意后,对方为救援小分队的精神所打动,当场决定保护大家突破飞石区。

进入龙门山飞石区,沿途多次遇到从山上滚落下的飞石,甚至有一部分路段不能通行,只能通过攀岩绳索翻越巨石。幸好,在武警官兵的指挥下,一行人用尽了跑、跳、躲等方法,穿越了这段危险地带。虽然大家都有一些擦伤,但都没有一句怨言,仍然决定继续往前。在到达宝盛乡后,医疗队员立即筛查出4名重伤员,对他们进行紧急处理,并护送上飞机,又开始对其余轻伤员展开救治。

20日当晚,小分队接到命令到天全县接五个重伤员到芦山地震卫生救援指挥中心,胡海再次跟随曾勇副院长以及其他几位医务人员乘坐四辆救护车,在有塌方危险的路段上呼啸着到达了天全,现场处理了四个伤员,并根据指令送到芦山地震卫生救援指挥中心。

轻伤不怕徒步前行

    23日,芦山县的危重患者基本处理完毕,往宝兴的路已经几乎通了,胡海跟随曾勇副院长继续转战宝兴,一路上,飞石仍然不断,其中一辆救护车还被飞下来的石头砸破了一个大洞,至今回忆起来,大家仍“惊魂未定”。

24日,因往宝兴县部分村的路仍有一段无法通车,护士长叶磊便搭乘村民的摩托车进入了新民村。虽然他有着多次参与地震医疗救援的经验,但进山的路途毕竟陌生,再加上下过雨后的崎岖山路更加难走,在泥泞的山路上,摩托车突然发生侧翻,叶磊也跟着摔倒受了轻伤。

轻伤不下火线!叶磊谢过好心的村民,决定徒步往新民村走。一路踏着湿漉漉的山路,终于达到了目的地。在救援队队长指挥下,在该村村委会建立临时医疗点,对村民进行医疗评估和医治,发放药品数百份,受到了当地村民一致好评!

重患转院保驾护航

另一边,余海放反复进出灾区运送病人回成都接受治疗。422日,一地震伤后出现心跳呼吸骤停、心肺复苏后的病人,由于其心率一直不稳定,反复出现心动过缓、心源性休克,情况严重要求转入华西医院做进一步治疗。

不过,因患者心肺复苏后自主呼吸仍十分微弱,生命体征极其不平稳,心率及血压均需要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来维持,要从灾区转运回成都,途中的风险极高。在经过充分评估转运过程的各种风险和意外情况后,余海放在救护车上备齐了心电监护仪、除颤仪、转运呼吸机、微量泵、容量泵、吸痰器等重症监护设备后赶往灾区,为这位患者保驾护航。经过严密监护和及时处理,4小时后患者平安到达了华西医院。

420日起,余海放多次进入灾区将4名危重病人转回成都。由于这4名患者病情严重,在转运过程中都需呼吸机支持呼吸及血管活性药物维持循环,转运风险极高,但经过余海放及急诊科医护员的精心准备和严密监测,所有患者均平安转回华西医院。


425日从抗震救灾返回医院后,三人都只是回家换了衣服、好好的睡了一觉,第二天又投入到了忙碌的科室临床工作中。

医院党委书记敬静同志在宝兴县看望医疗队时所说:“华西的团队从上到下训练有素,团结一心,在任何灾难的面前,没有一个人退缩,这就是华西百年精神的传承,这就是我们这个团队在新的时期展现出来的历久弥坚的风貌”!


作者:宣传统战部 来源:宣传统战部
基本信息填写
您的姓名:
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
问题类型:

select…

  • 内容无法访问
  • 信息不更新
  • 内容不准确
  • 错别字
  • 图片不准确
  • 其他
问题页面网址:
问题描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