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约
挂号
联系
我们
就诊
指南
常见
问题
返回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华西心理专家在宝兴灾区开展了触及教师与校长内心的团体心理辅导 2013.05.03


   2013430上午,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的宝兴地震心理援助组张骏医生与黄亚林老师等对某小学50多名教师进行了地震后的心理援助工作。该次团体心理辅导之所以称得上心理援助,是因为行动是如此的及时,如此深入老师们及校长的内心,建立起了内心冲突危机状态下的压力释放渠道。心理辅导以“发现.感恩.希望”为主题,将50名老师分成5个小组,让每个小组分别讨论一个切合他们目前地震复学压力实际状态的主题,以促进建设性的沟通和行动。讨论涉及如下五个方面的主题:1教师应该如何积极行动起来,将地震带来的混乱恢复到计划与有序的状态;2发现教师们的压力来源,打开通向心理健康的路;3如何有效地行动,让社会知道教师的困难与艰辛付出,以获取理解和支持;4地震之后,教师们应该如何肯定自己,感恩自己(为自己而感动);5老师们应该如何更好地关心学生。

讨论中,老师们信任地敞开了心扉,罗列了非常具体而实际的困难和压力,梳理了毫无疑问的在教学与学生照顾中敢于担责的品质和行动。讨论中,也暴露出老师们在危机状态下的社会公共关系中缺乏进行自我肯定展示的致命弱点,也缺乏灾后生活问题建设性呈现与解决问题的有效行动,形成了学校内部的压力循环。老师们对学生关心的讨论尤为具体并有建设性,可是,整个集体却不知道如何肯定自己,让他人感恩自己。张骏副教授适时地把握老师们表达出的情绪,将其建设性的引导,促进了高效率的沟通与压力释放。

通过交流,校长与老师的压力得到了1/3(校长估计)的释放,消除了心理干预前对心理工作的犹豫与质疑。平衡了老师们将校长置于团队自己人与外人的矛盾心态,促进了建设性的解决思路探索。交流中,许多老师以及校长多次流泪,展示出“灵魂工程师”的普通人的本质。

同时,我们也希望籍此,表达对地震灾区教师的尊重。呼唤社会力量对地震灾区教师的关心,积极去发现老师们的奉献,给与老师们实际问题的支持与解决。可以想象,一个同为受灾民众的老师,肩负着社会灾后重建的最早希望,苛护复学学生们的生命与心理健康的重大责任,居住在帐篷,仍然担心自己的家人,却不得不减少时间照护家人,花更多的时间于交通,花更多时间与每位焦虑的家长沟通,生活救援只因为他们有收入而不纳入考虑,居住着危房却还要支付按揭,家长与主管部门领导不断传递追责的压力,“老师是普通人而非圣人”,其心理健康将会如何发展?社会关注学生,就必须关注老师。关注必须有爱,爱需要积极的行动,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


作者:心理卫生中心 来源:心理卫生中心
基本信息填写
您的姓名:
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
问题类型:

select…

  • 内容无法访问
  • 信息不更新
  • 内容不准确
  • 错别字
  • 图片不准确
  • 其他
问题页面网址:
问题描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