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 景
2013年8月4日,由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联合举办的“光彩•西藏和四省藏区健康促进工程”启动仪式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举行。
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崔丽出席仪式并指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西藏和四省藏区的发展,明确要求各地各部门站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高度,推进西藏及四省藏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光彩工程”是国家卫生计生委落实中央战略部署和民生工程,更是国家卫生计生委广泛开展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全面开展“服务百姓健康行动”的重要工作内容。
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的统一部署,地处我国藏区主要省份和援藏重要支撑地成都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积极响应,组织了专家团队赴西藏林芝地区开展巡回医疗。华西医院巡回医疗专家团由医教部部长张卫东带队,由我国消化内科著名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人才基金获得者、中共十六大代表、博士导师唐承薇教授领衔,包括骨科、普外科、耳鼻喉科、眼科、心内科、呼吸内科、风湿免疫科、感染科等临床科室的专家共14人组成,专家中大多数是科室主任、党支部书记和共产党员;随行还携带大量药品和必要检查仪器,免费为当地藏族同胞服务。
从8月1日到8月5日,到西藏林芝地区开展了为期五天的巡回医疗,做了大量工作;此行受到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同时也对华西医疗队全体成员进行了一次深刻的群众路线教育。
千里奔驰赴林芝
8月1日清晨6点,天刚蒙蒙亮,一道闪电划过天空,一声雷鸣后,暴雨袭来,打破了成都的寂静。就在此时,一群身影已在华西医院车队忙碌开来,有的在检查药箱里的药品,有的在清点人数……5分钟后,确认准备完毕,这一行人立即赶往双流机场。
按照原定计划,当天下午3点,医疗队就要到达林芝地区仲莎乡为大家义诊。可由于天气原因,医疗队乘坐的航班延迟了2小时,到达林芝已经是下午2点,而从机场赶往目的地仲莎乡还需要3个多小时的车程。听说有的藏族村民已经在现场等待华西医疗队,专家组一行不顾高原反应和旅途辛劳,也来不及欣赏沿途美景,直接从米林机场就赶往仲莎乡。
下午5点,烈日当空,湛蓝的天空和洁白的云朵在天空交相辉映。当医疗队的中巴车驶入仲莎乡卫生院,专家们看见了一幅感人的画面——在卫生院门口,150余名当地藏族同胞已经秩序井然地排起了长队,等待着专家团的到来;专家一到,群众自发地鼓掌欢迎。小镇的群众也围过来,想看看他们耳熟能详的华西医院的大医生们。原来当这里的人生了大病,当地医生会介绍说,可能到成都的华西医院才能治,因此听说华西医院的专家们要亲自来仲莎乡,有的藏族群众一早就出发,步行了30多公里才到乡卫生院,大家都很期待和珍惜这次义诊的机会,而且已经等待3个小时以上。
派出所干警维持秩序,乡政府和其他单位的能说汉语的干部职工主动赶到卫生院支援,做翻译志愿者。在迅速为每位专家分配好诊室和藏语翻译人员后,义诊活动紧锣密鼓地开始了。卫生院的护士对排队的每位患者进行分诊后,并引导至各对应科室专家门诊室进行诊治。面对每一位患者的诉求和疑惑,专家们耐心细致的诊断和解答,并向患者免费发放从华西医院带来的药品。
藏族同胞满含希望、络绎不绝,每个诊室都需要排队候诊;虽然语言不通、检查设备也不齐全,但专家们根据自己的经验给患者作出相应处理和治疗。专家们虽然又忙又累,但患者的一个微笑、一句最简单的“谢谢”,都让专家们倍感温暖,竭尽全力地为他们服务。
截止晚上7:30,当最后一个患者从消化内科主任唐承薇教授诊室满意地离开,当天的义诊才结束;此时,张卫东部长听卫生院医生说附近一名藏族大爷便血,卧床多日,病情严重,专家们还未来得及喝口水休息,立马又徒步前往大爷家,查看了他的病情并给出会诊意见,并嘱咐乡镇卫生院医生作好后续治疗。据统计,华西专家团在仲莎乡卫生院看诊共150余人200多次。晚上10点左右,医疗队一行才赶回林芝政府所在地八一镇,吃上热腾腾的饭菜。
冒险徒步赶赴工布江达
华西医疗队巡回医疗的第二站是8月3日上午在工布江达县医院举行大型义诊活动。为保证能准时赶到,8月2日一大早,医疗队就从八一镇出发;工布江达县距离八一镇约有130公里,按照正常行驶速度,大约3个小时就能到达。可因318国道上徒步和骑行者非常多,且道路条件较差,为保证安全,医疗队中巴车放慢了行驶速度,预计约4小时左右可到达目的地。
可刚驶出20多公里,前方车流排起了长龙,救护车、警车、消防车从身旁呼啸而过,原来不远处一辆中巴车与一辆油罐车相撞,中巴车被挤压变形,而油罐车侧翻发生了泄漏。为了保证安全,当地交警立即封锁了现场,禁止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通行,并立即对漏油的油罐车喷水和抽油处理。
在等待了四个小时后,前方仍没通路,医疗队一行人着急了。“今天无论如何要赶到工布江达县城!”这是每一位医疗队队员坚定的信念。看看手表,当时已经是下午2点,不知道路还要封多长时间,医疗队队长张卫东立即和大家商量,决定启动了紧急预案:1、请求林芝公安局支援,帮助医疗队徒步穿越危险事故现场,2、请求工布江达方面派车接应医疗队。通过联系和说明情况后,医疗队得到大力支持,林芝公安局长亲自来到事故现场,组织医疗队通过。由于燃油泄漏严重,稍有不慎就有爆炸的可能,在通过事故区必须将所有通讯设备关闭。按照要求,医疗队排成一列,在交警和消防的保护下,冒着生命危险小心步行穿越事故路段。通过后,当我们向护送干警表答谢意时,他说:“华西医院好大啊,你们这些大专家还亲自来林芝为服务,我们做点事情应该的”。
过了事故现场危险地带后,长达10公里的堵车长阵等着医疗队一行,为了尽快能与工布江达来接的车辆汇合,大家带着行李和药品继续徒步前进,过程中虽然没人叫累,但高原上徒步行走确实很累。张卫东部长大家打气说:“我们这是真正的走基层和走群众路线。”专家们边走边开玩笑说:“徒步和自行车骑游川藏线318国道是当下十分时髦的活动,每天大约数以万计的旅行者在干这件事情,我们这是在徒步旅行。”近2小时后,从工布江达县驶来的中巴车与医疗队接上头,经过一天10个小时的“旅行”,医疗队到达工布江达县城时已经天黑了,但到达就意味着不会影响第二天的义诊,一天的风险辛劳均不在话下。
用服务向工布江达群众和卫计委报告
8月3日上午9时,工布江达县晴空万里、阳光明媚,医疗队专家们在县医院做好了准备,开始义诊。据了解,工布江达全县仅有3万多人口,县城人口也不多,此前县医院就已经通知当地群众,华西医院将举行义诊活动,义诊开始不到十分钟,分诊处已经排起了长队。专家们在县医院医护人员的帮助下,开始给群众看病,每一个诊断室门前都等候着病人,专家们认真细致地给他们检查、诊断、治疗。
工布江达县县长甘丹平措得知华西医院专家要来,专门吩咐卫生局把他下乡是发现的4例“特殊”病人接到县医院。甘丹平措满含深情的对专家们说:“我来这里担任县长才几个月,下乡是发现这几个病人,病情会影响他们的一生,请专家给他们会会诊,给个意见,如果需要送到华西医院治疗,钱我们出。”甘丹平措县长对群众的深情溢于言表,也深深感动着医疗队员。
四名病人中一名32岁的汉子多年前因车祸腰椎损伤截瘫,导致下半身严重角质化,双腿及下腹呈严重树皮样病变。长期卧床的病人希望能截肢后坐轮椅出门,专家们会诊检查后认为:按照目前的情况,他无手术指征,截肢还可能带来更严重的感染后果,乃至生命危险;而坐轮椅出门的愿望可以实现,专家指导家属用带子束缚好病人身体,减少安全隐患即可,另外必须通过精心护理才能减轻皮肤角质化;专家们还现场告诉家属护理方法。而另外一名8岁的小女孩,在2年前被开水烫伤,造成身体下腹部、背部等出严重烫伤并留下巨大疤痕,严重影响今后正常生活,由于此次医疗队中没有烧伤科的专家,医疗队就将女孩的伤情记录下来,带回华西医院请烧伤整形科专家会诊后做出诊疗建议和意见。
就在义诊活动进行时,国家卫生和计生委副主任崔丽来到义诊现场,她与县医院医务人员和华西医疗队的专家进行了交流。张卫东部长向崔主任汇报了华西医院医疗队的工作。他说:“华西医院是卫生计生委部署在西部的大医院,离藏区近,平时就担任了西藏驻成都办事处医院的对口支援工作,日常医疗中有大量来自西藏和其他藏区的病人,可以说是藏区病人的大后方。这次医疗队来西藏巡回医疗,感受更为深刻,我们一定完成好服务西藏和藏区的任务。”崔丽副主任对华西医院一直以来对于西藏卫生医疗事业的支持给予了充分肯定、鼓励和感谢。同时她指出:专家们来到这里与县医院医生一起合作义诊,不仅能够促进当地藏民疾病的诊断,这个过程对基层医生来说也是一种锻炼和提高,这种服务藏区的方式应该经常性地开展。
当天,华西医疗队共义诊约250余人次,并发放大量药品。义诊结束后,医疗队将从成都带来的五官科检查设备和剩余药品全部捐赠赠县医院。
收 获
通过几天的巡回医疗和西藏自治区卫生厅干部的沿途介绍,以及与当地干部的交流,华西专家团一行本身也受到深刻的教育,此行使大家更加充分直观地认识到:一、西藏乃至整个藏区是祖国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局意义十分重大;二、人在西藏,就是奉献;三、华西医院在西藏知名度高、影响很大;四、藏区特别需要华西医院专家的服务。
反程途中,张卫东部长说:华西医院支援藏区的工作是长期的,任务也很重,但必须从全局、大局和讲政治的高度去认识和完成。虽然在西藏,队员们都不同程度的都出现了高原反应,但全体队员纷纷表示:今后如果任务,一定踊跃报名参与,服从国家和医院的召唤。
华西医院“光彩西藏”医疗队林芝一行,是一次医疗服务之旅,更是一次群众路线之旅,一次医务人员思想教育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