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ml:namespace>
在8月17日下午进行的“2013中国医院论坛”之“医疗服务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分论坛上,四川省华西医院院长李为民分享了华西医院,这个一百二十年的医疗航母近期在医疗服务模式上的创新。
李为民首先介绍了华西医院的战略定位。“华西医院希望成为疑难重症的国家级中心,让西部老百姓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但要实现这个战略定位,仅仅靠提高自身的技术能力是不够的,还要想方设法提升区域内各级医院的医疗水平,才能够建立合理的就医秩序。” 李为民认为,国家大型公立医院的作用应该包括建立区域内协同一体化的医疗服务模式。
然而,区域内协同一体化医疗服务的建设面临着诸多挑战。“在这件事情上,政府应该牵头建立多方共赢的经济利益分配机制。” 李为民进一步解释,“由于各级医院技术水平差异很大,这就需要有联盟内人才培养机制,去缩小技术水平的鸿沟。”
华西医院从2001年就开始尝试建立区域内协同一体化的医疗服务联盟。2001年,医院投资建设远程网络医院,囊括全国535家医院。2009年,华西医院与58家医院建立信息联盟。2012年,与13个社区卫生中心建立医院社区联盟。2013年,与32家三甲医院建立信息专科联盟。
远程网络医院包括远程教学、远程会诊、专家预约挂号、医院间双向转诊、知识库共享等内容。2013年远程教学听课人数达到338804人次。
李为民以金堂县医院为例介绍了信息联盟医院的含义。信息联盟医院是基于云技术的信息平台,包括统一注册、专家预约、医生在线查房会诊、医院间双向转诊、信息共享、协同社保与商保支付结算、基于数据挖掘的协同管理等内容。华西医院与金堂县人民政府合作,与县内5家医院,24家乡镇卫生院建立联盟,覆盖88万人口。2012年实现直接预约华西医院648个号,远程桌面会诊327次。
在社区联盟的建设上,李为民以华西医院与武侯社区卫生中心合作为例进行讲解。武侯社区卫生中心挂牌“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辅助社区卫生中心”,与华西医院结对子,建立导师制度。该中心以慢病管理为导向,组建慢病管理团队,建立慢病临床数据库,并与华西医院实现双向转诊。从成立至今,双向转诊实现1053例,预约挂号实现68例,到华西短期培训252人次,专题讲座26个。接下来,李院长以血液科为例,介绍了区域专科联盟的发展。由于需求大,华西血液科面临着病人等待时间长,无法及时对病人实施治疗的问题。而与此同时,大部分市级医院血液科萎缩。摆在华西医院面前的是两条路:扩建或者提高基层的服务能力。华西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首先,华西搭建了专科内的专门信息平台,实现华西医生在线查房会诊,建立科室间双向转诊机制,缩短了华西医院平均住院日,帮助基层医院发展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