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之一,在心律失常相关就诊和住院中为主要病因,与活动能力、生活质量、心功能、以及总存活率的下降相关。导管射频环肺静脉电隔离消融手术复杂、耗时,且高度依赖术者的操作能力。相对于不断增加的患者群的健康要求,能独立承担导管消融工作的电生理大夫数量增加极为缓慢,因为房颤导管消融的操作极为繁复,即使在每年手术例数过千例的电生理中心,每年也只能培训出2-3名熟练术者,所以如何能使更多的患者获益是个迫切的问题。
人们不断在探寻用于肺静脉隔离的技术,使其较少依赖于术者熟练度,而且更为安全有效。一系列研究提示,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是一种可选择的、有效的房颤治疗方法。冷冻球囊的优点是如果贴靠满意,能迅速有效地隔离肺静脉,而且由于采用的冷冻能量,原理上消融过程中产生血栓的风险较低,最大的优点是冷冻球囊技术的使用不涉及很多电生理知识,有心脏介入经验包括冠心病介入、先心介入的大夫最多只要通过培训加上20-30例的临床摸索就可以熟练开展这项技术。
至今全世界已开展了超过20000例的以冷冻球囊为基础的肺静脉消融手术。最近荟萃分析中,报道了冷冻球囊消融的初步经验。冷冻球囊消融有很高的手术成功率(>98%的患者达到完全PVI)和一年房颤无复发率(单次冷冻球囊手术无抗心律失常药物一年成功率60%;如果包括3个月的空白期,成功率为73%)。与之相比,Calkins等的荟萃分析报道,射频导管消融后,平均随访14个月,房颤无复发率在50%-64%,Weerasooriya等的前瞻性长期研究报道,一年房颤无复发率39.8±5.1%。因此,研究提示,对于阵发性房颤患者,冷冻球囊消融能有效维持一年的窦性心律。
2014年11月6日,亚利桑纳州大学电生理中心主任苏伟博教授(FACC, FHRS),在我院心脏内科导管室交流冷冻球囊技术。在苏伟博教授的指导下,我院心脏内科电生理组顺利完成了四川省首批两例阵发房颤患者的冷冻球囊消融。手术十分成功,患者近日将安全出院。冷冻球囊消融技术的加入,为心内科电生理大夫再添神兵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