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约
挂号
联系
我们
就诊
指南
常见
问题
返回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我院睡眠中心关于失眠症与高血压关系的最新发现受到关注 2015.01.29

    睡眠医学中心唐向东教授领导的团队与美国宾西法尼亚州立大学医学院Vgontzas团队合作,通过对我院219名慢性失眠患者和96名正常对照的研究,发现部分有生理性高觉醒特征的慢性失眠病人,患高血压的风险超过正常人的300-400%。研究主要使用了被称为多次睡眠潜伏期测量的结果作为生理性高觉醒的指标。多次睡眠潜伏期测量的主要方法是让受试者在白天的90011:0013:0015:00分别睡20分钟,以基于脑电图判断的客观的平均的4次进入睡眠状态的时间,作为考察入睡难易程度的指标,即花的时间短反映入睡容易,相反则表明入睡难。同时,入睡潜伏期延长也可以理解为生理性高觉醒。研究发现,如果慢性失眠的人入睡潜伏期大于14分钟,患高血压的几率是正常人的300%;大于17分钟,可达正常人的400%;而小于14分钟,同正常人没有差异。失眠症病人,如果有生理性高觉醒,即白天也很难入睡(通过脑电图判断的入睡,不同于自己主观感觉的入睡),会面临患高血压增高的风险。

睡眠医学中心博士研究生李韵为论文第一作者,唐向东教授和Vgontzas教授为合作通讯作者。此项研究的论文已经在Hypertension(影响因子7.632)在线发表,于20153月正式出版。

论文在线发表后,美国心脏学会官网随即发布了对该研究成果的特别报道(2015-1-26)。随后,每日科学(Science Daily)、每日电讯报(The Daily Telegraph)、彭博资讯(Bloomberg)、 路透社(Reuters)和美国新闻(US News)新华网等上百家通讯社和媒体刊发了对该研究的特别报道或转载。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等多国医学学术组织的官网均在第一时间进行了报道。世界睡眠医学联盟组织主席、悉尼大学Ron Grunstein教授给唐向东教授发邮件表示祝贺和称赞。

该研究系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德科学中心基金、科技部973项目及国家留学基金委等基金资助。我院睡眠中心的医师、技师、研究生和进修生在资料收集上给予了全力支持。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张继辉和荣润国教授对资料处理给予了重要指导和帮助。

 

 

 


作者: 杜丽娜 编辑:刘琴 朱方 来源:神经生物检测中心
基本信息填写
您的姓名:
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
问题类型:

select…

  • 内容无法访问
  • 信息不更新
  • 内容不准确
  • 错别字
  • 图片不准确
  • 其他
问题页面网址:
问题描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