瓣膜植入前主动脉瓣球囊成形
带瓣支架释放
瓣膜植入后造影未见反流,冠脉血流通畅
4月1日,由我院及复旦大学中山医院等四家单位联合牵头的国产MicroPort经导管主动脉瓣(M-Valve)First-in-Man试验在我院拉开帷幕。我院心内科陈茂主任与冯沅副教授成功地为两例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植入了由上海微创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M-Valve。术后,两例患者症状均明显缓解,恢复良好。手术当天,加拿大McGill大学的Nicolo Piazza教授、香港中文大学的Yat-yin Lam教授等国际知名的心脏病学专家到场进行了手术观摩、经验交流及科研合作洽谈。
主动脉瓣狭窄是老年人中常见的心脏瓣膜病,75岁以上人群中发生率约为3%~5%。长期以来,外科开胸主动脉瓣置换手术一直是主动脉瓣狭窄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然而近半数患者因为年龄大、心功能差、存在多重合并症、体质弱等因素,外科开胸手术风险高。对于这类患者,目前欧美国家已广泛采用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Implantation,TAVI)进行治疗。据估计,全球已有超过16万名患者接受了TAVI治疗。
国内TAVI的发展还相对落后,目前仅有少数几家单位能够开展该项新技术,其主要原因是TAVI技术难度大,且需要多学科团队的密切配合。包括此次成功的两例在内,我院心内科现已完成TAVI近90例,手术例数居全国第一,手术成功率、30天生存率等硬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