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下午4:30, 成都市543社工中心联合我院团委、肿瘤一病房开展的成都市民政局扶持项目--“医路同行”肿瘤患者生命关怀计划医务社工项目”在肿瘤一病房示教室举行启动仪式。“医路同行”肿瘤患者生命关怀计划是由成都市民政局资助的“关于开展2015年成都市培育发展社会组织专项资金扶持”项目之一,旨在通过该项目的实施进一步探索成都市医务社工工作发展模式。肿瘤一病房全体医护人员、543社工中心负责人及该项目医务社工、院团委工作人员参加了启动仪式。
启动仪式上,院团委胡娜副书记首先介绍了本次成都市民政局扶持项目的相关背景以及主要内容;肿瘤一病房李平主任阐释了引入医务社工在科室开展相关试点工作的重要意义和价值; 543社工中心医务社工项目督导唐伟老师通过PPT演示,现场简要介绍了“医路同行”项目概况和执行方案。在互动提问环节,科室医护人员对该项目显示出了浓厚的兴趣,纷纷提出了自己的问题及建议,现场讨论热烈。
此次543社工中心将派出3名专业的医务社工人员进驻我院肿瘤一病房开展为期一年的试点工作,旨在通过“医护、社工、义工”三方协同服务,通过资源链接,为肿瘤患者寻求到切实所需的帮助;通过社工联动义工(志愿者)模式,给病患及其家庭提供社会心理支持,协助他们应对晚期疾病,服务内容包括给家庭提供咨询、开展病人教育和咨询,以及给其他相关的社会服务机构提供转介服务等。同时帮助病人适应医院、给护士和医生提供病人有关的社会环境信息、协助家庭对病人的照顾和支持,协助病人出院和出院后的适应,协助病人及其家庭与所需的社会资源链接起来。此外543医务社工还将协助科室完善科室危机事件和突发事件的社会工作介入机制。除开展医务社会工作实务,切实协助科室做好病患服务外,543社工中心还将于项目结束期提交相关工作开展报告,为我院下一步开展医务社会工作提供有效的分析和建议。
随着当前社会医疗纠纷日益增多,医患关系逐渐紧张,医学模式转变等社会影响显现,“医务社工”这个词逐渐出现在大众眼前,而如何通过医护人员及医务社工联动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仍在不断探索中。目前国内医务社会工作主要集中在京沪深及浙江福建沿海地区,且各地、医疗机构之间的差异大,中西部相对发展较慢。
我院作为前不久刚成立的四川省医院协会医务社会工作及志愿服务工作委员会的主任委员单位,一直在积极探索开展符合西部特色和需求的医务社会工作方式。此次通过团省委及成都市民政局帮助,院团委引入成都市专业社工组织543社工中心在我院肿瘤一病房开展试点工作。成都市543社工中心,作为成都市专业的社工组织,参与了社区心灵关爱项目、420地震伤员心理支持与救助项目、临终关怀社会工作服务项目、Life Continues器官捐献等项目,具有丰富的实务经验。我院肿瘤一病房长期以来在医护人员联动义工(志愿者)开展病患关爱,提高服务质量,提升病患满意度方面,都有丰富的经验和显著的成效。虽然这是我院首次引入医务社会工作,但相信在医院的大力支持和参与多方的努力下,必将探索出一条符合我院实际情况的“医、护、社工”协同开展患者服务模式新思路,进一步提高我院医疗服务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