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约
挂号
联系
我们
就诊
指南
常见
问题
返回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我院代表在瑞士日内瓦IQIC年会报告品管圈经验 2015.07.03

 

6月24-27日,国际先心病质量改进协作年会(International Quality Improvement Collaborative for Congenital Cardiac Surgery annual meeting)在瑞士日内瓦举行。我院重症医学科小儿ICU护士长唐梦琳副教授作为特邀讲者,在大会上作了《Reducing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in Pediatric ICU: Quality Control Circle Methods》的报告,向来自全世界的先心病专家分享了医护一体化利用品管圈工具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的经验。

唐梦琳副教授在报告中介绍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国内外现状、解决问题方法及工具的选择、我院医护一体化开展“彩星圈”的情况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是重症医学科(ICU)内机械通气患者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VAP指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患者在接受机械通气48 h后发生的肺炎。撤机、拔管48 h内出现的肺炎,仍属VAP。目前VAP在国内外的发病率、病死率均较高,导致ICU留治时间与机械通气时间延长,住院费用增加。国外报道,VAP发病率为6%~52%或(1.6~52.7)例/1000机械通气日,病死率为14%~50%;若病原菌是多重耐药菌或泛耐药菌,病死率可达76%,归因死亡率为20%~30%。在我国,VAP发病率在4.7%~55.8%或(8.4—49.3)例/1000机械通气日,病死率为19.4%一51.6%。VAP导致机械通气时间延长5.4—14.5 d,ICU留治时间延长6.1~17.6 d,住院时间延长11~12.5 d。在美国,VAP导致住院费用增加超过4000美元/每次住院。根据VAP背景分析,我院小儿ICU解决问题的方法及工具的选择是使用甘特图拟定计划及时间进度表;根据流程图设计查检表,进行现状调查;使用柏拉图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找准解决问题的关键点;确定想要达到的目标;使用鱼骨图、关联图、冰山图进行原因解析并进行真因验证;使用5W1H法进行对策拟定;实施对策与检讨选择PDCA方法;效果使用柏拉图、推移图、柱状图、雷达图进行评价;相关成果使用流程图进行标准化;利用查检表进行逐项检讨与改进。

小儿ICU医护一体化开展“彩星圈”,紧紧围绕院感防控这一热门话题,多学科合作、医-护-技-管人员共同参与,圈员们通过改进床头抬高测量工具和湿化工具、完善镇静药物撤药流程和拔管流程、加强预防VAP理论和技能的系统培训、强化对预防VAP方案落实情况的监督这四大措施,将VAP发生率突破国内报道的最低水平,并实现效果持续维持。

唐梦琳副教授在报告中总结道:在医疗资源有限条件下,品管圈可以促进医疗管理者提高医疗质量,使管理工作更加科学;持续的医护一体化学习是医护人员不断完善与成功的基础,是持续质量改进的关键。


作者:陈弟洪 唐梦琳 编辑:刘琴 朱方 来源: 重症医学科小儿ICU
基本信息填写
您的姓名:
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
问题类型:

select…

  • 内容无法访问
  • 信息不更新
  • 内容不准确
  • 错别字
  • 图片不准确
  • 其他
问题页面网址:
问题描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