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18日,由麻醉手术中心、疼痛科、重症医学科、急诊科和四川大学华西第二附属医院麻醉科主办,四川西部医药技术转移中心承办的2017年华西麻醉镇痛和危急重症医学国际学术周在临床教学楼多功能厅举办。
华西麻醉镇痛和危急重症国际学术周是麻醉手术中心一年一度的学术盛会,自2010年开始已经连续举办8年,学术内容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规模不断扩大。今年的学术周活动涵盖临床、科研、教学、超声技术、新药研发等多个方面,共举办了8个培训班和一个主题大会,包括临床科研培训班、麻醉/急诊/重症模拟教学研讨会暨导师培训班、麻醉超声高级培训班、经胸心脏超声高级培训班、经食道心脏超声高级培训班、超声在疼痛诊疗中的应用培训班、困难气道技术与决策培训班、麻醉新药研究与开发研讨会,以及第八届华西可视化技术在麻醉镇痛与危重急救中的应用大会。全国各地500余名代表和专家参会。
13日上午900:,在第八届华西可视化技术在麻醉镇痛与危重急救中的应用大会开幕式上,程南生副院长致辞,对学术周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并对麻醉手术中心、疼痛科、ICU、急诊科以及华西第二医院长期致力于可视技术在临床的实践应用及科研转化表示高度赞扬,希望在国内外专家的帮助和支持下,进一步促进可视技术在精准医疗发展中的应用和转化。
大会设立1个主会场、10个专题分会场及9站workshop。在主会场,美国韦恩州立大学的汪虹教授以“Ultrasound in Perioperative Medicine”为题,与大家分享了超声快速诊断用于围术期危重患者快速诊治的精彩病例。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Colin Royse教授以“The most important echo you can do is before induction if anaestheia“为题,介绍了手术前超声评估心功能帮助麻醉医生优化麻醉方案。麻醉手术中心刘进教授以“积极开展改善转归的临床研究”为题,介绍了我院麻醉手术中心开展的经胸心脏超声降低急诊手术患者死亡率的研究结果,并邀请来自全国各地的参会代表和华西医院合作共同开展以4S为目标(save life,save quality save satisfiction save resource,satisfaction)的前瞻性、大样本、多中心的转化医学临床研究,为临床工作建立循证医学证据,推动麻醉学科的发展。美国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医学院Thomas Cook教授以“Easy Methods to evaluate left ventricular function”为题,告诉临床医生如何通过超声发现心肌增厚、二尖瓣前叶和室间隔距离、左室缩短率和二尖瓣瓣环的位移四个方面迅速评估左心功能。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模拟教学专家Randolph H Steadman教授则以“The Role of Simulation for the Practicing Physician”为题,通过真实病例情景模拟,强调了模拟教学培训医生对危急重症的临床决策和管理能力的重要性。在心血管分会场,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Colin Royse教授和大家分享了硬膜外镇痛在心脏手术的应用,指出心脏术后肝素化不会增加硬膜外血肿的发生,因此应积极应用硬膜外镇痛来改善心脏术后疼痛促进患者快速康复。在区域麻醉会场,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麻醉科Bray教授带来了世界首创的区域麻醉模拟器,介绍了模拟器如何帮助住院医生学习椎旁阻滞和硬膜外阻滞技术。在转化医学会场,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VisarBelegu教授、徐州医学院曹君利教授等分享了基础与临床实验的转化研究方法及研究进展。大会期间,疼痛护理、手术\麻醉护理分会场的学术氛围也十分活跃,美国前疼痛护理协会主席Helen N. Turner教授、新加坡中央医院国家心脏中心罗涛护士长、美国注册护师麻醉师黄丽娟教授等就护理质量控制实践、麻醉监测护士的培养模式、围术期的护理质量、围手术期安全管理与卫生经济学等进行了热烈讨论。
2017年华西麻醉镇痛和危急重症医学国际学术周为全国麻醉、疼痛、重症、急诊、护理同仁搭建了一个高端的国际学术交流平台,与国内外顶级专家面对面深入探讨学习可视化技术、精准医疗、护理质量等学术专题,对麻醉疼痛和危重急症的医疗和护理学科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