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重症医学科党支部是一支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中集中收治的危重伤员治愈率达到93%,打破了国际重症死亡率10%--15%的记录,继玉树、芦山地震后,重症医学科集中收治的伤员更是创下了“零死亡”奇迹的战斗堡垒,是久经非典、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禽流感、甲流、……等重大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考验的训练有素的“先锋支部”。
心系灾区、积极部署,“先锋支部”就是战斗堡垒
2017年8月8日21时19分,四川省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当市民还在朋友圈猜测、转发各种消息时,重症医学人特有的职业敏感性和使命感已经让他们感受到了这次地震的不普通,“重症医学科微信群”里已经自发暂停休假,纷纷报名要求奔赴救援前线。
多年的救援实战经验,科室管理小组对重大突发事件的应急指挥早已胸有成竹,了然于心,指挥救援工作就这样有条不紊,忙而有序的展开。紧急启动重大突发应急预案,第一时间成立科室地震重症伤员应急救治小组,康焰主任总负责,谢筱琪副主任负责医疗,田永明科护士长负责护理和物资调配保障,周琰负责院外应急救援。一方面迅速调集具有丰富经验的医护人员组建起院外救援第一、二批应急小组,等待医院调遣;一方面着手腾空SICU一个区域集中收治地震重症伤员,同时筹备伤员收治超过10名后启动重症伤员集中救治病区。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全面进入备战状态。
院外星夜驰奔、责无旁贷,党员就是一面旗帜
党支部和科室在医院统一部署下,抽调党支部书记金晓东作为华西医院首批抗震救援医疗队队长带队奔赴前线,指导当地医护人员开展现场救治工作。作为资深“救援专业户”,金晓东在地震发生后2小时已经带领由5名医生、3名护士、1名随队记者及3名司机组成的第一支医疗队集结完毕,乘坐两辆救护车携带医疗物资,星夜驰奔前往九寨沟县人民医院。于8月9日上午九点30分抵达九寨沟县人民医院开展医疗救援工作。
凌晨5点,抽调党小组长廖天治跟随第二批救援队搭乘航班前往灾区,参与急重症伤员的救护及转运。廖天治是重症医学科的主管护师,今年7月刚刚完成四川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灾害护理硕士生的论文答辩,具有丰富的灾害救援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地震发生当晚,刚刚结束夜班回家,接到出征任务后立即前往指定地点集结。
院内重症救治、责任担当,人人都为党员代言
医疗队院外救援,留守人员院内救治。面对又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训练有素的队伍临危受命,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凸显。党员带头推进落实应急预案,协调相关科室,沟通患者家属,仅3小时腾空SICU床位5张,完成床单元消毒准备,做好了收治准备;拟定重症伤员集中救治病区医疗组、呼吸治疗组和护理组人员名单,随时确保重症伤员的接诊任务;第一时间调剂多个重症病区抢救设施,短时间内应急物资筹措完毕,保障重症救治工作顺利进行。
在危急时刻、重大工作中,重症医学科党员始终冲在第一线,党员都是主力军;在重症伤员的救治中,人人都是党员代言人,个个都是党员示范岗,他们体现出重症支部一贯的高素质、高水平、高质量、高效率,为灾区重症伤病员筑起一道坚固的生命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