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由四川西部医药技术转移中心主办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消化内科承办的四川大学“华西消化学科联盟成立大会”在华西医院临床教学楼多功能厅召开。会上,华西消化学科联盟正式成立,西部五省的80家医院成为首批联盟医院。同时,这也标志着我国西部地区首个消化学科联盟在川成立。这也是华西医院成立的第14个专科联盟。
四川大学党委副书记、华西医学中心主任敬静、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院长李为民、中国工程院樊代明院士等领导参加了联盟的启动仪式。
活动现场,华西医院专家通过网络与远在千里之外的西藏自治区藏医院的医生进行了一场远程网络视频会诊,会诊对象为一名47岁的藏族妇女。两年前,她因全身皮肤及巩膜发黄前去就医,由于多种原因,虽然经过长时间治疗,但病情仍无明显改善。针对患者病情不断加重的问题,西藏自治区藏医院医生与专家通过互联网技术,进行了实时问诊,详细询问患者病史、治疗情况,分析其病情,最终为患者制定了详细科学的诊疗方案。
随后,专家还与马边彝族自治县人民医院、遂宁市中心医院进行实时连线,分别对6名患者进行了内镜和介入手术的直播互动,并就微创治疗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与参会专家进行了深入探讨。来自乐山市马边彝族自治县人民医院的田青松医生告诉记者:“曾经,我们医院治疗急性胰腺炎只能送往4小时车程的乐山市人民医院,山路崎岖道路颠簸,一些患者在转送的过程中病情加重导致死亡,现在,这次消化学科联盟的成立对我们和患者来说更是一件好事,因为我们可以从中获得更多的优质资源。”而在未来,通过远程网络视频会诊的模式将成为我国西部地区基层医院的常见场景。
据了解,华西消化学科联盟由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消化科牵头,首批参与的医疗机构囊括我国西部地区的80多家各级医疗机构。联盟成立后,将充分利用“互联网+远程医疗”的技术手段协同推进西部消化学科建设。以这次参与网络会诊的西藏自治区藏医院为例,成为联盟医院后,当地就可以通过“互联网+远程医疗”的模式得到华西专家高水平的诊断和治疗。
接下来,联盟将依托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消化内科的强大学科优势,整合优质医疗资源,努力探索分级协同医疗服务,建立协同诊疗、分级诊疗及双向转诊制度,进一步规范消化道疾病的诊治流程、推广消化内镜及介入适宜技术,不定期地对需要帮扶的地区组织医疗培训教学,“在线”或“在位”进行疑难病例讨论、专家讲座等,切实缓解基层患者“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带动整个西部地区消化病学科发展,助力西部地区健康扶贫战略的深入实施。
多年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消化内科一直致力于帮助基层医院提高医疗医护水平。自2016年4月起,消化内科就先后派驻多位专家到马边彝族自治县人民医院开展医疗对口帮扶工作,并多次开展专题讲座、指导查房及义诊活动,有效提升当地医院的救治服务能力。华西医院消化学科联盟的成立将进一步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以此缓解西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获得医疗卫生服务的差距,从而提高偏远地区人群健康服务水平。
本次活动得到医院的高度重视,也得到了中央电视台、四川卫视、人民日报、中新社、人民网、新华网、凤凰网等20多家电视、报纸、网络及新媒体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