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心脏内科瓣膜病介入治疗团队关于“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选择人工瓣膜尺寸的再思考”学术论文以research correspondence形式刊登在JACC: Cardiovascular Interventions(影响因子9.88)杂志中。全文标题为Supra-Annular Sizing for 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 Candidates with Bicuspid Aortic Valve(文章地址:http://interventions.onlinejacc.org/content/11/17/1789)。
在全球范围内,随着TAVR被逐渐用于治疗相对年轻的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术者所面临的二叶式主动脉瓣(BAV)将越来越多。BAV曾一度被视为TAVR的相对禁忌症,因为其瓣叶空间形态较三叶瓣更似火山口状、钙化重且多呈不对称分布,常合并严重的左室流出道钙化及升主动脉扩张,可导致人工瓣膜在释放过程中明显移位、进行瓣中瓣、置入后扩张不良和/或呈椭圆形扩张影响瓣膜耐久性等状况。
因为我国大陆地区转诊进行TAVR的患者年龄与西方国家相比明显较轻,所以我院心脏内科瓣膜病介入治疗团队积累了大量TAVR治疗BAV重度狭窄患者的经验。团队在临床工作中不断总结,致力于将“华西经验”介绍给全球同道,而“如何更好地为患者选择合适的人工瓣膜尺寸”是团队一直在完善的课题之一。团队先后采用了基于瓣环选择瓣膜型号、球囊测瓣的策略,并于2016年联合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健康中心Nicolo Piazza教授,将其提出的“基于瓣环以上结构的测量选择瓣膜型号(supra-annular sizing)”理论应用于实践,在不断思考的过程中,逐渐提高了BAV患者TAVR的器械成功率和临床效果。
目前,TAVR的瓣膜尺寸选择策略在国际上还有争议。陈茂教授团队此次发表的研究,首次在期刊中描述了行supra-annular sizing的方法和几例患者的临床结果,为进一步优化TAVR的术前评估策略及提高TAVR疗效再一次分享了“华西经验”。
尽管BAV的TAVR治疗具有很高的技术难度,但是经过完善的术前评估、采用新一代的器械和针对性的技术策略,我院瓣膜病介入治疗团队将在这一问题上日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