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增强广大教师开展“探究式-小班化”课程教学改革的经验与能力,1月4日下午,教务部在临床教学楼214教室举办了2018年秋季学期“探究式-小班化”课程教改经验交流会。院教学督导组专家羊裔明教授、刘文秀教授、匡安仁教授,神经内科、泌尿外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内分泌代谢科、胸外科等教学主任代表,教务部卿平部长、柴桦科长,以及来自各教学单位的课程负责人、骨干教师、研究生助教等共90余人参会。交流会由教务部蒋金主持。
本学期我院共有58门课程在86名研究生助教的协助下开展了“探究式-小班化”课程教学改革,综合师生课程评教结果选出16门课程参与此次教改经验交流。课程负责人或研究生助教围绕“教学理念及设计”、“教学方法与教育技术”、“考试改革”、“学习资源建设”、“师生互动”五个方面汇报了各自在推行“探究式-小班化”课程教学改革方面的具体做法,并对相关经验进行了总结。其中,“系统整合临床课程(II)”基于教材与指南差异的“找不同”探究式教学活动、“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双语)”以病案分析设计为基础的非标化答案考试改革、“诊断学(I)”以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促进学生诊断思维培育为目的“口试答辩”、“美容化妆品赏析与应用”以“线上+线下”为特征的混合式教学新模式、“医学英语(I)-1(文献阅读)(全英文)”以“英语流利说APP”为依托的第二课堂教学等创新举措与经验亮点,为与会师生继续深入推进“探究式-小班化”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思路。
经与会专家、教学主任和课程负责人现场评分,以下10门课程被评为2018年秋季学期“探究式-小班化”教学改革优秀课程:
院教学督导组组长羊裔明教授和教务部卿平部长分别进行总结,充分肯定了各位课程负责人与研究生助教在“探究式-小班化”课程教学改革中所做的积极工作和有益贡献,并勉励各门课程进一步落实“以学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不断提升课程内容的高阶性和创新性,提高学业挑战度,围绕学生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育不断进行探索与创新,打造医学“金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