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约
挂号
联系
我们
就诊
指南
常见
问题
返回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我院访美学者肖翠英在《细胞》上发表论文对遗传性乳腺癌病因提出不同观点 2007.04.05

    在今年3月出版的国际著名权威学术杂志《细胞》上,发表了第一作者是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访美学者肖翠英教授等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最新研究结果:对遗传性乳腺癌病因提出不同观点,认为乳腺癌男女发病率虽不同, 但与X染色体失活无关。
    乳腺癌是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肿瘤,它是女性中最常见的癌症之一,其致死率仅次于肺癌,占女性癌症死亡原因的第二位。在乳腺癌的发病中遗传因素起了重要作用:约10% 的乳腺癌是遗传性的;40% 的家族性乳腺癌, 90%的乳腺癌合并卵巢癌是由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1突变所致。虽然男女都有乳腺,但是为什么绝大多数乳腺癌都发生在女性?什么原因导致了男女性乳腺癌发病率的巨大差异?回答这一问题对于弄清乳腺癌的病因和乳腺癌的治疗有重要意义。
    6年前由利温斯通率领的研究小组关于X染色体不完全失活引起乳腺癌的假说受到广泛重视。 他们认为,遗传性乳腺癌的发生是由于X染色体失活受阻所致。大家知道,决定人体各种性状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男性和女性都有基本相同的染色体,差别只在性染色体的组成上。女性有两条X染色体,男性只有一条X染色体(另有一条Y染色体)。为了保持男女X染色体上的基因的剂量大致相等,女性必须有一条X染色体在胚胎发育早期失去活性,才能达到剂量平衡。而启动这一失活过程的是一个称为X失活特异性转录本 (XIST) 的基因,它在转录后生成的RNA将覆盖在要失活的X染色体上,从而启动它的失活过程。
     根据这一假说,在BRCA1基因突变了的人和小鼠乳腺癌组织,XIST不再能正确定位于失活的X染色体上而使失活过程受阻,本应失去活性的X 染色体上的一部分基因将继续发挥作用。乳腺癌之所以主要发生于女性,是因为BRCA1基因突变后,她们体内本该失活的那条X 染色体未能失活而继续保持部分活性。正是这些双份的X染色体上的活性基因导致了女性乳腺癌的发生。这一假说被认为是对乳腺癌基础研究和治疗的理论突破,因为只要能阻断这些X染色体上过度表达的基因,便可治疗或预防乳腺癌。
    然而,实事并非如此。我国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访问学者肖翠英等根据她们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最新研究结果,提出了不同观点。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在BRCA1突变的女性乳腺癌患者和小鼠,启动X染色体失活的XIST  RNA可以正常形成并覆盖于失活的X染色体,在BRCA1突变个体的正常体细胞和乳腺癌细胞中XIST表达和定位正常,在胚胎发育和乳腺发育的不同时期,X 染色体剂量补偿效应也是正常的。看来乳腺癌发生的遗传机理没有那么简单。好在肖翠英等所在的实验室在过去几年中已发现,BRCA1异常可以导致严重的基因组不稳定性、染色体以及细胞周期等异常,引发乳腺癌,同时还发现常用化疗药物合并染色体异常抑制剂可以有效杀伤BRCA1突变的乳腺癌细胞,从而给乳腺癌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p#分页标题#e#
    肖翠英是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医学遗传研究室的教授,2004年到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作访问学者,期满后,因她正在进行的研究工作尚未完结且有重要发现,故特地向华西医院申请延长访问研究时间,经医院同意后继续在美国从事研究,最近在《细胞》以第一作者发表的学术论文是她在美国研究所取得的重要成绩。
(廖志林、张思仲)

 

        
作者:华西医院宣传统战部 来源:华西医院
基本信息填写
您的姓名:
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
问题类型:

select…

  • 内容无法访问
  • 信息不更新
  • 内容不准确
  • 错别字
  • 图片不准确
  • 其他
问题页面网址:
问题描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