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教务部部长、内科学教授万学红入围成都十大杰出青年,目前正在网络投票阶段。万学红教授作为标书撰写者和项目行政执行总裁(COO),从国外基金会获得研究经费160余万美元,为学校和国家的医学教育发展作出突出贡献。2001年受聘于国际医学教育组织(IIME),参加医学教育国际标准的制定和推广,并引进国内,在教育部、卫生部和国内8所最著名医学院校的支持和参与下,初步实施了用国际标准评估我国医学毕业生,受到国内外医学教育界高度关注,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在全国率先研究和实施新型整合课程“临床医学导论课”、标准化病人教学法、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已逐渐在全国数十所医学院校推广。发表学术论文36篇,主编(主译)5部学术专著。2005年,获得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第一完成人),四川省教学成果一等奖(第一完成人),四川省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第三完成人)。2004年获得四川大学优秀教师“实德奖”。2003年获得四川大学青年骨干教师奖。2001年获得全国师德先进个人 ,第九届“成都优秀青年”,四川省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第一完成人)。1999年获得“四川省优秀青年教师标兵”称号。
http://act.cdqss.com/cd10/index.asp
\"成都十大杰出青年\"评选活动是由团市委、市青联创意策划,与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成都警备区政治部、成都市广播电视局、成都传媒集团等单位联合主办的,自1992年起已经开展了14届。14年来,一批在成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业绩突出的优秀青年脱颖而出,他们的辉煌业绩和艰苦创业精神被我市各界,特别是青少年广为传颂,他们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较强导向性的楷模形象激励着更多的青少年刻苦锤炼,奋发成才。同时,\"成都十大杰出青年\"评选活动对在全社会进一步营造崇尚人才、学习先进的良好氛围,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成都十大杰出青年\"评选活动经历了一个认识逐步统一、评选逐渐规范,影响日益扩大的过程。\"成都十大杰出青年\"评选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人选推报环节严格,要求各推报单位提供推报人选组织、人事、纪检、公安和计划生育等部门的审查意见并由评选活动组委会办公室直接进行考察;评选方式规范,正式候选人名单在集中推报单位以及考察意见的基础上确定,进行为期一周的社会公示,最终评委会按照《评选章程》投票决选的方式产生“十杰”;评委产生公正客观,评委通过建立评委库,电脑随机抽取产生的方式;表彰更加隆重,通过电视颁奖晚会、事迹报告会、网络宣传等方式,加大\"十杰\"青年事迹的宣传,扩大了评选活动的社会影响。经过每届的补充和改进,\"十杰\"评选活动的举荐渠道不断规范,评选机制逐步完善,宣传表彰力度逐年加大,现已形成了层层选拔、逐级推报的候选人举荐渠道,专家评审和社会参议相结合的评选机制以及党政关心、青年关注的良好社会环境。 #p#分页标题#e#
\"成都十大杰出青年\"评选活动推出了一批在成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取得突出业绩的杰出青年,花欣、曾雁鸣、郑渝力、陈静、庄光誉(夏旗舰)、毛大付、张志和、田立、郑洁、晏紫、汤敏、陈巧茹等一批各行各业家喻户晓的杰出青年脱颖而出,在广大青年中形成了很大的反响,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些青年典型在当选后,以追求卓越、永无止境的\"十杰\"精神为座右铭,继续向着更高的人生目标攀登,在各个领域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