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约
挂号
联系
我们
就诊
指南
常见
问题
返回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携手建立远程网络平台,促进地震灾区医疗卫生重建——致海内外社会各界、企业、团体、友人的公开信 2008.07.18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特大地震,顷刻间房屋倒塌、亲人离散。已造成包括重灾区汶川、北川、绵竹、青川、都江堰、安县、什邡及彭州等地区在内的共69197人遇难,18379人失踪,374171人受伤。因受伤住院治疗97631人。地震重症伤员7万余人,地震致残人员也逾万人。受灾的县、市级医院达60余家,乡镇卫生院及卫生所近200家,其中部分医院(包括卫生院)被夷为平地,损坏程度几乎达100%,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大损失。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立刻做出迅速反应,严密部署了抗震救灾工作,全国各族人民众志成城,抗震救灾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华西医院在本次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利用已经分布于绵阳、广元、什邡、都江堰、江油等重灾区的29家华西远程网络医院,通过华西远程系统,组织骨科、ICU、神经外科、感染疾病中心、肾脏科、麻醉科、放射科等专业的专家已经成功为灾区前线的589名重症伤员进行了远程会诊,并提出合理的救治方案,使他们得到了及时、有效的处理,减少了后续并发症,大大降低了重症伤员救治中的死亡率。地震造成重灾区医疗机构放射设备严重受损而极度缺乏,远不能满足伤病员的检查和诊治需求。华西医院在四川省红十字会的协助下,积极与中国电信成都分公司合作,分别在重灾区的绵竹、都江堰、彭州等地开通无线移动远程医学影像传输与诊断系统,该系统将前线伤病员所做的影像检查数据实时传至华西医院,由华西的专家团队及时作出诊断,并通过可视对讲系统沟通病情,反馈诊断报告,以支撑灾区一线的医疗救治工作。通过该方式共为重灾区完成1000余例地震伤员的影像传输与诊断。
   目前,灾后地震伤员康复工作已进入关键阶段,卫生部陈竺部长明确指出,当前应该把伤员康复工作置于卫生工作的重中之重,构建省、市、县三级康复医疗网络,充分发挥大型部省级医疗机构的龙头作用。根据陈部长的指示精神,华西医院已于6月26日召开了全院动员大会,部署了抗震救灾第二阶段的工作,明确了第二阶段医疗救治工作应以躯体和心理康复治疗为主。地震伤员的躯体与心理康复治疗是下一阶段抗震救灾的工作重点,且是一个漫长过程,需要大量的康复治疗师及心理治疗师。
   尽管康复医学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但我国康复医学起步很晚,仅有20年历史,而且康复医学及心理卫生学在基层医院普及率极低,康复治疗师及心理治疗师十分贫乏。同时,灾区在灾后各种急慢性疾病的发病率明显上升。因此,加快灾区医疗卫生重建至关重要。而灾后重建除房屋、设备、设施等硬件的支撑外,灾后急需学科的人才培养也是灾后医疗卫生重建的关键。为进一步做好地震伤员的康复治疗及促进医疗卫生重建,借鉴国内外灾后重建的经验,利用远程网络系统开展康复医学与心理卫生咨询的继续医学教育,培养更多的本地区医学人才,是解决目前需要大量康复、心理专业技术人员最有效、最快捷的方法。#p#分页标题#e#
   为此,我们诚邀社会各界、企业、团体、友好人士,再次奉献你们的爱心,友情捐赠,集结各方力量,携手为受灾的45个县(市)医院及集中安置点(5000人)的乡镇卫生院安装远程系统设备,建立和完善华西医院-灾区县医院-灾区乡镇卫生院的远程医学网络平台,并通过远程方式免费提供康复医学和精神心理学的专题培训讲座及技能培训,并定期组织相关专家到各灾区医院进行现场指导,带动基层医院康复与心理卫生学科的发展,并及时为基层医院提供医疗技术指导和支持,疑难病人的会诊咨询,为第二阶段抗震救灾医疗救治提供人才保证,以促进灾后卫生重建。让我们共同为取得抗震救灾的最后胜利作出积极的贡献!

  如有意愿者,请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公共事业发展部柴老师联系电话:028-85422126。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二00八年七月十五日

 

作者:华西医院宣传统战部 来源:华西医院
基本信息填写
您的姓名:
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
问题类型:

select…

  • 内容无法访问
  • 信息不更新
  • 内容不准确
  • 错别字
  • 图片不准确
  • 其他
问题页面网址:
问题描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