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约
挂号
联系
我们
就诊
指南
常见
问题
返回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中国西部首例腰椎棘突间植入器coflex手术在我院宣告成功 2009.04.08

   2009年3月10日,我院首次将coflex棘突间植入器运用到腰椎管狭窄患者的手术治疗中,并取得巨大的成功。这种新方法的应用在我国西部地区尚属首次,标志着华西医院骨科在腰椎间盘突出和腰椎管狭窄等领域的医疗技术水平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67岁患者于两年多前突然出现左下肢疼痛,麻木,保守治疗后效果不佳,症状反复发作,严重影响了日常工作与生活。身心受苦的他曾四处求医,始终未治愈。近日患者找到我院骨科刘浩教授,经过详细检查后,诊断为4-5腰椎间盘突出伴椎管狭窄。手术治疗是患者最佳的选择。但是腰椎间盘突出伴椎管狭窄的传统手术方式为腰椎后路椎板间椎间盘摘除、螺钉-棒系统内固定、植骨融合术。这种手术操作虽然建立了手术节段的稳定性,却丧失了其生理活动性。内固定植骨融合术造成的应力的改变也会加速邻近节段椎间盘的退变以及椎骨骨量减少的速度。融合术还存在手术创口较大,出血较多,手术时间相对较长等不足,手术创伤对于腰椎后柱张力带结构稳定性的影响给椎间盘突出的复发埋下了隐患,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手术的远期效果。
   刘浩教授及其医疗团队一直在研究和关注腰椎间盘突出伴椎管狭窄的改良治疗。在国际上,一种名为coflex的棘突间植入器在腰椎退行性变疾病的治疗中已取得良好的疗效,能够在腰椎后柱棘突间提供稳定的支持,并允许相应节段有模拟正常生理状态下的活动范围。如果能够把这种动力重建新技术运用到临床治疗中,就可能弥补和改善现有手术的不足。经过和患者充分的沟通,权衡利弊后,患者表示希望采用这种新技术
   3月10日下午2:00,刘浩教授和手术团队成员切开不到7cm的手术切口,绕过棘上韧带行骨膜下剥离,然后是双侧椎板部分咬除,摘除突出髓核组织。减压完成后,打磨棘突,试模,植入coflex棘突间植入器,缝合棘上韧带。整个手术过程持续了一个半小时,术中出血少,病人情况稳定,手术顺利。患者术后恢复良好,三天后已经顺利下床活动,手术取得圆满成功!华西医院不但在医疗水平上迈出了一大步,更重要的是动力重建这个新的理念配合新的技术,将造福更多的患者。
  

背景:

   “COFLEXTM interspinous implant”(COFLEXTM棘突间植入器)是由Samani在1994年设计并提供的,目前的系统材料为钛合金,从侧面观,系统呈“U”形,在U形主结构上下端有两个“夹状”固定翼结构(一个偏前,一个偏后)可夹紧固定上、下棘突。这种安全、低创、高效的腰椎后路动力重建装置,主要用于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和椎间关节突关节病。其主要特点是:扩大椎管容量,减少下腰痛;可维持脊柱原有的活动性和动态稳定性;创伤小、安全。此器械在国外已通过FDA批准并进行多中心临床实验,在国外如北京、上海等地医院也已有运用,但在西部地区尚属首次。腰椎棘突间植入器coflex手术也具有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一般一个多小时,不需要输血。接受这种术式的患者恢复快,术后3-5天就可以下床活动,一个月左右就可以恢复日常生活,后遗症少。#p#分页标题#e#
(骨科邹黎、王贝宇)
 

作者:华西医院宣传统战部 来源:华西医院
基本信息填写
您的姓名:
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
问题类型:

select…

  • 内容无法访问
  • 信息不更新
  • 内容不准确
  • 错别字
  • 图片不准确
  • 其他
问题页面网址:
问题描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