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接到省卫生厅命令,华西医疗救援队ICU及心理卫生的所有专家,即日撤出玉树,回到后方医院参与抢救地震灾区转运来的地震危重伤员。来不及与协同救治的单位以及伤员告别,华西医疗救援队立刻踏上了返回的路途。救护车行驶在蜿蜒崎岖的雪山之巅,气温一如既往的冰凉,队员们蜷缩在座位上,没有谈笑,安静的车内时不时响起鼾声,由于高原反应,加上极大的昼夜温差,他们的有效睡眠时间每天平均只有3个小时,已经五天四夜没有好好休息过了。
4月14日接到省厅命令,华西医疗救援队队员们只来得及拿上洗漱用品及两套换洗衣物,就开始了长途行车,经过连续40余小时、1300余公里的长途行车,终于在16日清晨赶到了玉树地震灾区。在抵达灾区后,华西医疗救援队立刻投入了对地震伤病员的医疗救治工作。48个小时之内,队员们除了早晚各一袋方便面,其余时间都在忘我地工作,甚至没有打开过装运换洗衣物的背包。因为停水停电,队员们连续几天没有刷牙洗脸。由于当地环境十分恶劣,救援队驻扎场地所处位置正好是风口,每天下午2点到6点,漫天黄沙,几乎让人无法看清1米外的物体。晚上,玉树地处高原,气温最低零下10度,队员们为了保暖,睡觉时都不敢脱下那双沉重的皮靴,以至18日,当大家第一次脱下自14日出发一直穿着的皮靴时,袜子几乎都贴在了脚上,无法顺利脱下,每个人的脚上都起了血泡,袜子散发的异味更让大家无法忍受。
在如此恶劣的条件下,救援队中ICU医疗组的三名队员在康焰队长的带领下,共诊治地震伤病员122名,筛检危重伤员20名,其中有兰州特警1名,为高原性脑病、高原性肺水肿,生命垂危,经积极抢救后平稳转运至青海省人民医院继续治疗;孕妇1名,肝挫伤、失血性休克1名,新生儿2名,大面积烫伤小儿1名,颅脑损伤2名,高龄(其中最大的89岁)伤员4名,脊柱损伤2名,多支肋骨骨折4名,有心脏病病史重伤员2名,均做积极救治后成功转运。同时,救援队还对参与救援的兰州特警队35名有疑似高原反应症状的队员进行了诊治,筛查出高原反应患者2名,治疗后病情好转。救援队中的心理卫生专家也积极行动,在两天的时间里分别进行了53例个别或小组访谈,其中有警察、学生、老师、典型受灾家庭、和尚、县州级干部、以及援助医务工作者等,并对3个居民安置点灾民及救助进行了行为观察,取得了第一手的灾区心理干预资料。
返程途中,康焰队长接到院党委郑尚维书记发来的短信,石应康院长也打来电话,他们亲切地询问了大家的身体情况,并代表院党政对大家的工作进行了肯定,希望大家能平安地归来。玉树抗震救灾还在继续,返程途中,一辆辆满载物资的卡车正向着灾区进发,在现场医疗救治转入平常状态之时,华西医疗救援队的ICU和心理卫生专家将回到医院,在华西医院收治的玉树地震伤员中,继续他们的救灾医疗行动!
(宣传统战部随队记者:姜贤飞前线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