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13日,GMER (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协作网2010年工作会暨医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研讨会在华西医学中心举行,来自全国13所高校的医学教育专家及学者45人参加了会议,常务副校长李虹教授出席会议并致词。我院邓绍林副书记、万学红副院长等院领导、内科、门诊部、老年医学科、教务部等单位和部门的教师代表参与报告和讨论。
万学红副院长作为项目主要负责人,就GMER协作网近年工作进行总结,他提出,我校自2006年牵头协调启动该项目以来,已经建成了包括中山大学、同济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兰州大学等26所高校参加的GMER协作网,各协作院校本着平等参与、共建共享的原则,研究参考“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来全面审视医学教育的培养目标,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提升医学人才培养质量,我校作为项目协调单位,组织10余所协作院校学生5000余人参加GMER基础医学水平测试2次,面向各校骨干教师开设“生物医学英语写作”讲习班前后3期,并分2批资助医学教育改革与研究项目62项,推动了各协作院校医学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推动了国际医学教育标准的本土化研究和实践。万院长在工作展望时提出,要有更宽更广的视野,积极寻找突破口,包括医学职业素质教育的理论研究、方法探索和实践创新,各校进一步合作共享,切实解决医学教育领域的实际问题。
在随后的“医学生职业素养教育专题”研讨部分,中山大学王庭槐教授介绍了该校通过教师垂范、课堂教学渗透职业素质内容、育人氛围营造等加强医学生职业素养的经验;我院邓绍林副书记作为八年制“职业素质拓展模块”课程负责人,介绍了我院职业素质教育课程化、非标准答案考试的创新经验;成都医学院昝加禄教授从史学角度对“医学人”职业素质修养问题进行了理论梳理。
在“医学教育教学改革”探讨部分,同济大学、南方医科大学、重庆医科大学等专家介绍了各校教学改革理论与实践,我院循证医学中心陈进副教授介绍了“医学教育的循证研究”,教务部卿平介绍了我院在GMER指导下,以问题为导向,“从树干到树叶”逐步推进整合课程改革的经验。
之后,2007年立项资助的20余个教改课题做了结题报告。我院参与的项目包括:
《培养医学生在社区卫生服务实践中人际交流沟通能力》,门诊部刘姿主任主研,邱访报告
《临床技能综合PBL训练》内科教研室王一平主任主研,曾静报告
《医学生与老年患者交流沟通能力评估量表的研究》,老年医学科吴红梅教授主研
《八年制医学生临床能力考评体系的研究与建立》教务部卿平主研
会议期间,代表们还参观了我院国家级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对该中心的高规格规划、高投入建设、高水平管理、高效率运作表示赞赏。
在会议讨论中,许多代表对我校协调开展的GMER协作网在推进各校医学教育改革方面的积极作用给予高度评价,并建议进一步合作共建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试题库,为国家执业医师考试改革提供经验;建议加强GMER协作网宣传力度,提高协作网的影响力;部分院校对我院今年启动的校外实习生项目表示了关注和重视,愿意加强与我院的教学交流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