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约
挂号
联系
我们
就诊
指南
常见
问题
返回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小儿外科静脉治疗小组重视护士科研能力 2013.09.09

       小儿外科于2011年组织护理骨干组建了静脉输液小组。在日常工作中,圈长冯黎维重视培养护士科研能力,带领组员收集每例置管患儿信息,并对收集信息进行科研分析,发现问题后积极思考改进方法,设计实验、对照组,用以科学方法得出数据和结论后,应用于临床工作。

       通过科学统计调查,科室人员发现新生儿四肢静脉血管相对头皮静脉而言较粗直,有利于减少高浓度、高渗透压全胃肠道外营养(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 TPN)对血管的刺激。在妥善固定的情况下,新生儿使用静脉留置针时四肢静脉的留置效果优于头皮静脉。得出科学的结论后,静脉小组立即在科会上公布调查数据,并指导科室护士如何合理选择血管、固定留置针。现在,科室新生儿留置针一针穿刺成功率及穿刺后留置时间明显提高,得到患儿家长一致好评。

      2013年,静脉小组成员在统计源期刊上发表论文《新生儿不同部位留置针留置效果对比》、《项目管理在提高小儿外科血标本合格率中的应用及效果》,另有一篇《新生儿picc堵管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在今年8月举行的四川省静脉学术交流会上进行大会发言交流,受到同行好评。

     今后,静脉小组将继续开展静脉相关数据的采集工作,进一步提高科室各级护理人员的护理论文撰写水平,推动小儿外科护理学科发展,将静脉护理推向模式化、程序化管理,即收集数据—发现问题—科学设计改进方案—正确对照研究得出可靠结论—临床推广—转化为科研成果。


 

 

 

 

 

作者:冯黎维 杨小玉 来源:小儿外科
基本信息填写
您的姓名:
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
问题类型:

select…

  • 内容无法访问
  • 信息不更新
  • 内容不准确
  • 错别字
  • 图片不准确
  • 其他
问题页面网址:
问题描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