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由四川省抗癌协会肿瘤病理专委会、四川省病理质控中心支持,我院病理科承办的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诊断病理系列研讨班:WHO肿瘤分类进展”在成都天使宾馆举行。来自全国多个省市的近百名病理医生报到注册,另有40余名来自省内及成都市市级医院的病理医生参加。
WHO肿瘤分类是肿瘤病理诊断的核心内容,也是临床诊疗决策的重要依据。近年来,多个器官系统的WHO肿瘤分类新版(第四版或修订第四版)已陆续初版或即将初版。为解决病理医师实际工作中的需求和热点问题,我院病理科于2014年和2015年分别成功举办了“活检诊断:组织病理与分子检测学习研讨班”和“诊断病理系列培训研讨班:术中冷冻切片诊断”,作为诊断病理系列继续医学教育的一部分,为促进各级医师了解WHO的新分类及相关进展,病理科举办了本次“诊断病理系列研讨班:WHO肿瘤分类进展”。
会议由病理科周桥教授主持并致词。李甘地教授、刘卫平教授、张文燕副教授就淋巴造血系统分别作了《大B细胞肿瘤WHO 2016新分类解读》、《T/NK细胞肿瘤WHO 2016新分类解读》、《小B细胞肿瘤WHO 2016新分类解读》。会议特邀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同仁医院病理科刘红刚教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病理科张廷国教授介绍了新版WHO分类头颈部肿瘤病理学和妇科肿瘤病理学的新进展。周桥教授随后也详细介绍了《泌尿与男生殖系统肿瘤-WHO 2016分类及后续进展》。病理科各亚专业负责人张红英教授、蒋莉莉副教授、陈铌副教授分别针对软组织与骨、肺、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在新版WHO分类中的更新做了精彩的演讲。
目前,我国的分子病理诊断在普及程度、认知程度和规范化程度上与国外相比有较大差距。新版WHO在各个系统中都增加了大量最新的肿瘤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和分类建议,在分子病理诊断蓬勃发展的今天,肿瘤的病理分类越来越离不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运用,个性化定制的精准医疗更是基于精准的分子病理诊断。本次研讨班内容丰富而极富针对性,旨在促进各级病理医师对新版WHO肿瘤分类的理解掌握,提高对分子病理诊断的认识,逐步推动在各级医院中开展分子病理诊断,解决临床病理诊断中的疑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