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约
挂号
联系
我们
就诊
指南
常见
问题
返回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追忆历史,传承文化-心脏大血管外科护士长讲党课 2017.06.16

6月15日,心脏大血管外科白阳静护士长讲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党课:“深忆胸心历史,浅谈华西文化”。她以华西的文化和传承为切入点,以胸心外科的光荣历史为依托,引经据典,图文并茂,深入浅出,别具一格,引起了大家的共鸣。

白阳静护士长首先介绍华西文化就是“家国情怀、平民情感、休休有容、革故鼎新”。她诠释任何文化都是前人对后人的遗嘱,文化的最终成果是人格,因而华西文化就是华西的集体人格,进而具体剖析华西文化的每一个组成部分:“家国情怀”就是在华西医院发展的历史上,无数华西先辈放弃国外优厚的待遇,不远万里回到祖国,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华西医院的发展鞠躬尽瘁;“平民情感”体现在华西建校之初的心愿“使西部各省的青年不必远涉重洋就可以学到他们想学的科学”和近年来华西的愿景“使西部人民可以就近享受到东部发达地区的医疗技术水平”;“休休有容”源自《尚书·秦誓》中的“其心休休焉, 其如有容”,形容君子宽容而有气量;“革故鼎新”源自《周易·杂卦》:“革,去故也;鼎,取新也”,寓意创新。

接着,白阳静护士长以胸心外科发展历史上的奠基者杨振华、杨经国教授的真实事迹,并伴着一张张褪色的黑白照片,向大家娓娓道来融入在这些先辈骨髓里的“华西文化”……1950年秋,坐了半个月的海轮,带着刚刚出生两个多月的小儿子和医学仪器、书籍,杨振华教授与妻子冲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国,并于1952年底创办了华西医院胸心外科,2007年杨振华教授去世时捐出自己的遗体给解剖教研室;杨经国教授是我院心脏外科的开创者,1957年成功施行了我院第一例心脏手术,新闻刊登在《人民日报》、1960年在西南地区首先成功开展了低温麻醉下房间隔缺损的心内直视修䃼术,受到全国青年代表大会的表彰、1962年成功地开展我院第一例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房间隔缺损修补术,使华西医大成为当时全国少数几个开展此类手术的医院之一……诸多事例,不胜枚举。

白阳静护士长最后以十六字“饮水思源、感恩前辈、追忆往昔、开创未来”与大家共勉。此次讲课大家普遍反映,这是一次有文化、有传承、有温度、有感动的党课,以后一定在自己的工作中多思考个人在华西文化传承方面的作用和不足,为华西文化的发扬光大做出贡献。

 

                     

 




作者:范景秀 编辑:刘琴 来源: 心脏大血管外科
基本信息填写
您的姓名:
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
问题类型:

select…

  • 内容无法访问
  • 信息不更新
  • 内容不准确
  • 错别字
  • 图片不准确
  • 其他
问题页面网址:
问题描述:
验证码: